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论文]

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论文]

ID:24176919

大小:1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论文]_第1页
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论文]_第2页
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论文]_第3页
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课堂秩序“活而不乱”是伪命题江苏盐城阜宁县施庄中心小学(224400) 王书平常有人说:课堂秩序要“活而不乱”。仔细分析,这“活而不乱”其实是个伪命题。课堂教学要追求“活”,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要“活”而不“乱”,就显得有些自相矛盾了。因为“活”就意味着“乱”,“乱”也附带着“活”。只要“活”不要“乱”,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追求“活”没有错,避免“乱”也没有错,错就错在把两者对立起来,不仅实践上行不通,也会让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秩序时进退维谷,怎么也难以达到“活而不乱”的境界。一、“活而不

2、乱”是教学的伪命题新课改要求教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这当然是让教学回归本位。可是,教师要想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而不乱”,其实是给自己戴上了“紧箍咒”。因为“活”与“乱”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任何割裂的做法都是行不通的。要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就一定会给课堂秩序带来一定的“混乱”。学生要自由讨论、辩论,要做一些操作,甚至要离开座位找其他同学协作,这算不算是“乱”呢?如果不要学生说,不让学生动,这“活”又从哪里来呢?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讲,这“活”和“乱”都是一对矛盾,取此舍彼都是此路不通,所以这个命题不成立。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三顾茅庐》这篇课文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成课本剧,

3、而且给学生设计好台词,投放到大屏幕上,同时指名三个学生来饰演:一个演刘备、一个演诸葛亮,一个演小书童。这本来是搞活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可当学生表演时,由于准备不充分,经常把台词说错了,下面的学生自然会哄笑。这位教师平时就非常严厉,听到学生哄笑,就有点受不了,一开始是冷眼看,继而是敲桌子提醒,最后是打断表演,训斥学生。学生不敢再笑了,可表演也没了气氛。学生像背书一样结束了表演,教室里没有一点反应。这能有什么正面效果呢?很显然,这位教师追求的是“活而不乱”。可舍弃“乱”,这“活”也没有了。从这个课例中不难看出,将“活”与“乱”生切硬割,只会抹杀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当然,并不是要

4、提倡“乱”字当头,掌握一个合适的度,才是正确的做法。二、适度“乱”是适度“活”的前提“活”和“乱”都是相对而言的,只要“活”不要“乱”不符合辩证法,放任“活”任其“乱”也不符合教学要求。“活”,是教学追求的境界;“乱”,是“活”伴生的因子。因此,教师要适当摆正“活”与“乱”的位置,不能走向极端。课堂上,让学生像机器人一样按照程序办事,“活而不乱”,这根本就是行不通的。只有适度的“乱”才会有适度的“活”。据说,美国一些小学的学生座位是自由的,想坐什么位置都行;学生可以随时打断教师,提出质疑,这算不算“乱”?在我们看来这当然是不可容忍的“乱”。可也就是这种“乱”带动了课堂教学的

5、“活”,学生不仅学得轻松自如,还培养了多方面的能力。在学习《祁黄羊》时,我设计一个讨论问题:联系上下文,说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多少难度,学生很快就能够明白其含义了。我让学生来回答这个问题时,有一位小组长在回答完之后,还感觉不过瘾:“祁黄羊的表现让我想起一个故事——《千里马与伯乐》。”我没有想到学生要讲故事,就想打断他。我问其他学生想不想听他讲故事。大家异口同声地喊道:“想!”我被这一声惊醒了。原来我追求的“活”和学生想要的“活”不同步。我随即调整了教学程序,等这个学生讲完故事之后,继续鼓励学生又想起什么故事。结果,剩下的20分钟都让学生讲

6、故事了。教室里笑声、掌声不断。这里有“活”也有“乱”。可我感觉这个“活”和“乱”是适度的,学生之间相互启迪带来的收获,远比我给他们的要多得多。三、抑“乱”求“活”是教学新秩序既然“乱”和“活”是一对不可分割的矛盾,怎么取舍都是不科学的。那我们就要正视这个问题,努力找到“乱”与“活”最佳契合点,尽量抑制“乱”而放大“活”。要让课堂教学秩序“乱”得适度,“活”得恰到好处。我们要打造课堂新秩序,就不能回避“活”与“乱”的话题。就说这举手回答问题,教师希望每一个问题都多些学生主动举手。如果学生都想回答问题,势必要造成秩序的混乱。这当然是可以容忍的“乱”。如果学生因为对问题有不同的看

7、法,在课堂上吵起来,这当然是不能容忍的“乱”。“抑乱求活”是教学的新秩序,教师需要把握好一个度,而不是追求完美的“活而不乱”。这才是课堂教学的真命题。学习《云雀的心愿》一文时,我设计一个朗读训练活动。我问:“谁想扮演云雀妈妈这个角色?”很多学生都举手示意。我又问:“谁愿意演小云雀?”结果没有一个学生举手。我感觉很诧异,这是为什么呢?我看到有些学生在窃笑。顿时明白了,原来他们都不想当晚辈。我说:“老师来当小云雀,行吗?”大家都举双手赞成,课堂气氛高涨。学生在欢快中听完朗读,每个人都非常专注。课堂有“活”也有“乱”,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