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临床分析

1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临床分析

ID:24146565

大小:7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1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临床分析_第1页
1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临床分析_第2页
1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临床分析_第3页
1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临床分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130例口腔颌面部感染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30例口腔颂面部感染临床分析孙衍波1徐莹2(1桓台县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山东淄傅256400)(2溜博市中心医院心内三科山东溜博255000)【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颂面部感染的特征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口腔颂面部感染的临床资料,包括感染部位、细菌类型、治疗方法。结果:130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6例患者复发,1例患者死亡,治愈率94.6%。结论:口腔颌面部感染早发现、有效抗感染治疗,及时切开引流,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痛苦。【关键词】U腔颂面部;感染【中图分类号】R781【文献标识码】A【文章

2、编号】1007-8231(2015)23-0139-02U腔颂面部间隙感染是U腔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常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牛.,继发于牙原性和腺源性的感染,可以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由于颂面部有很多潜在的间隙,它们相互连通,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往往造成炎症扩散,引发多间隙感梁,还有可能沿潜在的通道向颅内及纵膈扩散,引发脑及纵膈脓肿,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1]。有研究表明其死亡率可达60%。很多患者患有糖尿病等多种系统性疾病,增加了治疗的困难。为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减少患者痛苦,现对我科在2012年1月〜201

3、5年11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1.病例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门诊、急诊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130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55例,年龄以26〜44岁居多,最小3岁,最大85岁。累及眶下间隙20例,占15%;颊间隙34例,占26%;咬肌间隙19例,占15%;下颂下间隙31例,占24%;翼下颂间隙10例,占8%;多间隙16例,占12%,所选择患者均为UI腔感染累及颌面部间隙感染,包括合并苏它基础疾病的患者,其中单纯合并糖尿病22

4、例,高血压病糖尿病35例,心脏病15例,风湿病2例。入组病例均有明确的感染临床表现及血常规、病变区彩超支持。1.2实验室检查入院后均完善血常规、血生化检验,胸片、病灶区B超、CT检查,脓液细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1例,链球菌20例,革兰阴性杆菌感染39例,包括大肠杆菌、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怕杆菌。27例无细菌生长。1.3治疗方法所有病人采用全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嘱患者适当休息,减少炎症部位活动,立即静脉给药,营养支持、维持酸碱水电解平衡,应用足量广谱抗生素抗感染,选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联合

5、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必要时采用三联用药。待药敏实验冋示后根据药敏结果针对性用药。对于奋全身疾病的患者,首先请相关科室会诊冇效控制血压及血糖。根据患者病程及肿胀情况选择切开引流的时机,对于深部的脓肿,切开指征不明确,辅助病变区B超、CT、磁共振检查,必要吋穿刺检查判断奋无脓液形成。判定脓液形成后及吋切开引流,切开时首先U内切U,如需U外切U选择在隐蔽部位,沿皮纹走形,并在保证引流通畅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切U长度以减少瘢痕。止血钳钝性分离至每个脓腔并使之联通,建立通畅的引流道,多间隙感染者可做多个切U引流,置入

6、半管或橡皮条引流,每日观察肿胀情况及引流通畅情况,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交替冲洗脓腔,更换引流条,引流量比较多吋,早晚2次冲洗换药。对于全身状况改善不佳引流不畅的患者及时扩大创口。病情许可后及吋治疗原发病灶。1.结果130例患者71例经口外切开,36例口内切开引流,23例抗感染治疗后炎症消退。129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多间隙感染患者出现颅内感染,转ICU后死亡。冋访3个月,有6例患者再次出现间隙感染。2.讨论U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常见病与多发病,而抗生素的发明应用使苏所致的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率明显下降。而近几

7、十年来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的增加,以及各种超级细菌的出现,使得病情复杂化[2】。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基础疾病较多,身体免疫力及抵抗力下降,U腔颌面部的感染己呈上升趋势[3】。U腔颌面部存在大量潜在的筋膜间隙,组织疏松相互连通,当出现感染吋,如果控制不佳极易造成感染扩散,引发多间隙感染,严重吋引起重要脏器感染危及生命。在本研宄中61.1%的患者来源于农村,而且老年患者居多,虽然国家改善了基础医疗保障设施,但是往往是患者自我认识不足,错过治疗吋机导致病情加重。牙源性及腺源性感染是口腔颌面部感染的主要来源,医源性、

8、血源性及损伤性较少见,本次冋顾性分析以牙源性居多,其次是腺源性感染。牙源性带来的感染多为根尖周炎及智齿冠周炎自行治疗效果不佳引起。腺源性感染多为幼儿患者,通过上呼吸道感染继发面部、颈部淋巴结炎、扁桃体炎所致。本次冋顾性分析中此类感染多累及颌下区,可能同患者免疫系统发育及淋巴循环发育不健全有关。UI腔颌面部感染往往是以混合感染为主,厌氧菌及需氧菌均扮演重要角色,因此査明优势菌群,针对性用药就显得尤为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