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30997
大小:65.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二级脾蒂法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二级脾蒂法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脏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二级脾蒂法腹腔镜脾切除术在治疗脾脏良性病变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2011年8月31日〜2015年9月14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脾脏良性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内镜下切割吻合器(Endo-GAI)法治疗,观察组接受LSSP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费用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脾脏良性病变;二级脾蒂法;腹腔镜脾切除术;疗效[中
2、图分类号]R7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211-04脾脏良性病变属临床少见疾病之一,由于早期无典型临床症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体检的普及以及医学诊断技术,特别是影像检查技术的进步和完善,脾脏良性病变的检出率不断上升,逐渐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腹腔镜下脾切除术(LS)以微创、术后恢复快、瘢痕美观、并发症少等优势被广泛用于脾脏良性病变的临床治疗,然而传统内镜下切割吻合器(Endo-GAI)法由于需要昂贵的手术器械而无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推广。针对Endo-GAI法的缺点,有人提出了二级脾蒂法腹腔镜脾
3、切除术(LSSP)。为了探讨LSSP在治疗脾脏良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持,进行了本次研宄,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8月31日〜2015年9月14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脾脏良性病变患者72例,均经影像学及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其中男31例,女41例;年龄19〜61岁,平均(44.0±8.2)岁;病程1个月〜5.5年,平均(1.27±0.93)年;患病类型:脾血管瘤30例,脾囊肿15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脾错构瘤9例,脾脏梗塞8例;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均A级。所有患者均无心肺肾功能障碍、无腹部手术史及手术禁忌;并
4、已排除合并凝血功能障碍、其他盆腹腔器官疾病以及脾脏恶性肿瘤者。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6例),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构成、平均年龄、病程、患病类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宄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所有研究对象均知情同意并签字确认。1.2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血常规检查,若血小板低于60X10sup〉9/L,则进行血小板悬浮液输注;采用气管插管全麻。观察组采取LSSP治疗,手术操作为:取侧腰背部垫高10°〜30°的右侧斜卧位,采用四一五孔法作Trocar穿刺孔,置入腹腔镜;常规建立气腹,气腹压保持12mmHg,常规探查
5、腹腔,注意有无副脾。提起胃大弯,充分暴露脾脏和脾下极,利用无损伤胃钳向右方钳拉胃前壁,并离断胃肠韧带和脾胃韧带中下段,找到脾动脉并结扎离断;提起结肠脾曲,依次离断脾结肠韧带、脾肾韧带和脾胃韧带;紧靠脾脏自下而上游离脾脏二级血管,电凝钩切开脾蒂浆凝层,用大号直角钳分离血管分支,近端及远端分别置2个和1个钛夹或可吸收夹后进行离断;上挑脾脏后按顺序离断脾肾韧带、脾胃韧带上部及脾膈韧带,切下脾脏。将切下的脾脏标本装入无菌塑料袋经主Trocar孔用碎宫器粉碎后或另行小切口取出脾脏送病理检测。术毕冲洗脾窝,检查创面止血情况,并置入引流管,缝合切口。对照组采取Endo-GAI法治疗,在脾蒂处理
6、上使用Endo-GAI法直接钉合离断全部脾蒂血管,未完全离断的可加用2〜3枚可吸收夹补充离断,其他处理方法与观察组一致。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手术费用,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土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而在手术费用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费用方面,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