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分析.doc

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分析.doc

ID:17489921

大小:3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9-02

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分析.doc_第1页
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分析.doc_第2页
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分析.doc_第3页
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分析.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分析.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分析作者:朱乃标董米连张锐利林祖朝兰跃福王宝枝【关键词】腹腔镜脾切除术  腹腔镜脾切除术(laparoscopicsplenectomy,LS)创伤小,生理功能干扰轻,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皮肤疤痕小,目前已成为血液病脾切除术的金标准[1]。然而,由于脾脏血供丰富,质脆,并深藏于左上腹与胰尾关系密切,这些特点增加了LS术中出血及胰尾损伤的风险,一旦出现难以控制的出血即需中转开腹。因此,妥善处理脾脏血管以控制术中出血成为LS的关键。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紧贴脾脏施行手术,相对避开了胰尾组织,手术安全性和可行性提高。

2、2005年6月至2008年4月,本科共行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脾切除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年龄32~68岁(平均42.5岁)。术前诊断:外伤性脾破裂出血4例(生命体征平稳),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脾功能亢进(脾亢)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5例,脾脏良性肿瘤6例。3例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均为Child-PughA级,术前B超和CT检查脾脏长径为14、18、18cm(平均16.7cm),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33~4.25)×1012/L(平均3.24×1012/L

3、)、白细胞(2.05~3.58)×109/L(平均2.66×109/L)、血小板(11.4~32.5)×109/L(平均26.5×109/L);5例ITP患者均在内科获得确诊,且经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6个月后无效,血小板(18.5~57.8)×109/L(平均37.5×109/L);6例脾脏良性肿瘤中5例为囊肿、1例为血管瘤,脾脏长径均<15cm。  1.2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全麻,头侧抬高10°~30°,右侧倾斜60°~80°。手术均由2名高年资腔镜医生采用4孔法完成,在脐下、剑突下与脐的中点、左锁骨中线肋缘下及左腋前线肋缘下分别作10、10、5

4、及10mm的戳孔。右侧卧位的倾斜度和戳孔的位置可根据脾脏大小适当调节,剑突下与脐的中点和左腋前线孔为10mm的主操作孔,脐下孔10mm放30°腹腔镜,显示器置于患者左侧,术者及助手均站在患者右侧操作,气腹压力维持在15mmHg以下。常规探查腹腔:外伤性脾破裂出血,先吸净腹腔积血、冲洗脾脏表面血块后探查脾脏裂口情况,但暂不清除破口处血凝块,先离断脾蒂血管分支,后离断脾周韧带;肝硬化和ITP患者常规检查副脾情况;脾脏肿瘤常规探查腹腔其他部位及脏器有无伴发及转移瘤存在,脾脏肿瘤的大小、位置,脾门有无明显肿大淋巴结。切脾方法:4显露脾脏后先用超声刀松解脾脏

5、与结肠脾曲、侧腹壁的所有粘连,分离脾结肠韧带和脾肾韧带,显露脾脏下极,用无损伤胃钳向右牵拉胃前壁,显露脾脏中间,用超声刀离断胃结肠韧带左半侧和脾胃韧带中下部,显露脾蒂,一般不预先分离、结扎脾动脉,在保持脾脏原位的情况下,紧靠脾脏自下而上、由浅入深分离脾脏Ⅱ级血管分支,然后用可吸收夹或钛夹闭合后离断,较细的分支也可直接用LigaSure凝闭后切断。离断脾蒂主要血管分支后可见脾脏已大部分变为瘀黑色,此时将脾脏上挑,处理胃脾韧带上部及脾膈韧带,切除脾脏,把脾脏推入盆腔,冲洗脾窝并彻底止血,然后将脾脏装入结实的标本袋中,扩大腋前线戳孔至2~4cm后将标本袋

6、口由切口取出,用海绵钳伸入标本袋中将脾脏钳碎后取出。冲洗腹腔,检查脾床无出血后在脾床放引流管1条。  2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脾切除手术。手术时间130~280min(平均205min),术中出血40~750ml(平均280ml),脾脏重量150~800g(平均420g),手术取出标本切口长2~5cm(平均3.6cm),术后胃肠蠕动恢复时间12~48h,术后住院5~10d(平均7.6d)。。本组患者无手术死亡及术后出血,无胰瘘,无脾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3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有中少量腹水,经加强利尿、护肝、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

7、后腹水消退。脾功能亢进者术后2周复查,红细胞(3.48~5.15)×1012/L,白细胞(5.56~14.76)×109/L,血小板(106~375)×109/L。随访3~12个月,白细胞及血小板均在正常范围。  3讨论1992年,Delaitre等报道了首例腹腔镜脾切除术(LS)。LS因其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得以迅速发展,腹腔镜脾切除脾蒂的处理多沿用传统的Ⅰ级脾蒂离断法—完成脾周围韧带分离后,托起脾蒂,用腔内直线型切割闭合器离断脾蒂,由于切割闭合器有大束结扎容易损伤胰尾,导致术后胰漏的风险较高,而腹腔镜Ⅱ级脾蒂离断法切脾不使用昂贵

8、的Endo-GIA,降低了手术费用,也减少了胰尾损伤、胰漏和术后脾热的发生[2]。国外一些关于LS与开放脾切除(OS)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