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中的“笔”与“墨”语言

中国画中的“笔”与“墨”语言

ID:24090924

大小:5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中国画中的“笔”与“墨”语言_第1页
中国画中的“笔”与“墨”语言_第2页
中国画中的“笔”与“墨”语言_第3页
中国画中的“笔”与“墨”语言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画中的“笔”与“墨”语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画中的“笔”与“墨”语言:中国画的用笔与用墨,在于“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笔随墨到,有笔必有墨。二者皆不可分。有时我们在评价一幅画也称其墨韵佳笔力欠蹄,就是表明笔墨两者不能尽善尽美。由于国画中对笔墨的极端重视,而笔墨两者,实际上却又存在着相对独立的审美价值,古今在论述笔墨技法的时候,通常予以分别对待。为便以掌握用笔用墨的要领,在此亦按惯例加以叙述。  关键词:中国画;笔;墨  :J212:A:1005-5312(2011)20-0176-01    笔墨作为中国画学使用重建现代中国画笔墨语言体系的理论基本框架。频率如此高的语词,从过去到现在并没有一个人把

2、它全面、系统、深入和直接地阐述清楚。人们都在说笔墨,其实每个人所说的笔墨并不都是指的一种东西,有些人张口必说笔墨,其实也不过是行使“话语霸权”而已。本文力图完成两项任务:第一,探究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传统中国画笔墨的基本性质与意义;第二,在总结传统笔墨的基础上,重建现代中国画笔墨语言体系的理论基本框架。  一、笔墨的概念  国画中的技法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笔墨,评定一幅国画的好坏、优劣,价值的高低及鉴定的真假,都与笔墨分不开。国画家也是通过笔墨才能画出所表达的事物来。笔墨掌握越好,所表达的事物越能“神似”和“突出”。只有掌握了笔墨的技巧,想画什么才能够像什么。所以说,笔墨

3、是国画的生命,也是国画的灵魂。  第一,笔墨形成历史的两重性导致了中国画绘画语言的两重性。最初中国画所使用的工具材料与画面形态的实际界线是清晰的,当用笔意识植入墨线之后,笔墨之间的亲合优势导致笔墨二者的超常发育,致使色彩营养不良而萎缩,最终造成了画面语言形态既是墨痕点画形态又是使笔用墨方法的两重性现状:笔墨一方面是中国画工具的名称,一方面又是画面点画形态的名称,笔墨成为工具性与语言性的统一。  第二,笔与墨的两重性。笔与墨的性质不同,不同,笔是一种动作语言,墨是由材料而到形式的语言,二者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在天作之合的下面,又隐藏了人为的两重

4、性。笔法早来一步,先来者居上,因此笔法是根本、是主导,对笔的技术美学要求是中国画根本中的根本。如果单从画面上来看,同样是用墨画,即便使用毛笔,但若无特有的笔法,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一种“水墨画”,若是有笔法,无论用墨亦或用色,皆是中国画语言。  第三,笔墨是由工具而人为制造成为绘画语言,所以它与主观情感、意象、意境等一样是人为性的符号指代关系。人自身对笔墨语言并没有必然的自然产生的亲情,掌握与使用笔墨语言和感受与表达谐调的同步,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因此笔墨与内心的关系也是两重性的人为作合。笔墨语言的存在,一方面决定于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数,一方面又取决于这种工具材料的延续。而

5、以往的大家们将这些两重性巧妙地统一起来,使中国画不是走以点画附着内容或思想的方式,而是走以身心气力通过臂腕手笔墨而到纸上的道路,这正是打通了奇经八脉,独辟蹊径使画我贯通,胸中逸气不免就周流在点画墨痕之中了。  二、笔墨的协调运用  在笔墨的问题,南朝肖绎首先提到“笔精墨妙”,而且特别强调笔墨在绘画上所起的作用。在唐朝末年,荆浩批评吴道子和项容的作品时说:吴道子有笔无墨,而项容有墨无笔。所谓有笔无墨、有墨无笔,不能从有无的本义来理解。它是指绘画中用笔、用墨的技法功力够与不够、好与不好。由此可见,笔墨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上所起的作用。  书与画都讲究笔力透入纸背。此系用笔之

6、第二步功力,第一步还在于笔到纸上,能压得住纸。所谓压得住纸绝非用死力将笔硬“按”。即使你硬“按”把纸捣通也不行。“透”字,要透得活。不论是墨色、彩色或是彩墨都要透得活。这一点,不少老画家如朱屺瞻、唐云、王个簃、谢雅柳、李苦禅等有在长期实践中获得很高的造诣。  三、笔墨的审美意义  笔与墨的运用,无论是用笔的轻重缓急、藏露聚散,还是用墨的浓淡干湿,都在画面上留下了清晰的富有情感的轨迹。体现出苍老、飘逸、遒劲、滋润、枯涩、柔美、灵动、圆转、稳重、浑厚、突变等种种美感。或如千里阵云,或如高山坠石,或如春蚕吐丝,或如轻歌曼舞,或如绵里藏针,或如势若破竹……一点一画之中蕴涵着

7、强烈的审美情趣和形式美感。  中国画的笔墨如此重要,可是它的表现技巧却不易掌握。那些形式美感的取得,情感的抒发,更为重要的是一笔下去,笔墨兼施,准确生动地表现物象的形与神,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大量艺术实践,甚而要假以时日才能较好掌握的。一笔一画挥舞的潇洒,看起来好像轻松自如,漫不经意,实则要倾注几年,十几年,甚而几十年的功力,才有可能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