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让习作无限接近童心[论文]

想象,让习作无限接近童心[论文]

ID:24087487

大小:1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想象,让习作无限接近童心[论文]_第1页
想象,让习作无限接近童心[论文]_第2页
想象,让习作无限接近童心[论文]_第3页
想象,让习作无限接近童心[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想象,让习作无限接近童心[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想象,让习作无限接近童心想象,让习作无限接近童心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李港小学(226361)赵云[摘要]在习作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想象类习作在学生作文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导致教学效果高耗低效。想象类习作应该这样教学:打破惯有思维,让“标题党”渐行渐远;尝试细化表达,让“流水账”销声匿迹;凸显情节价值,让“直肠肚”一去不返;关注自身情感,让“主题荒”不复存在。[关键词]细化表达情节价值自身情感想象习作[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5)34-087想象类习作,因其无拘无束的表达方式、天马行空的想象形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但遗憾的是

2、,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想象类习作在学生作文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导致教学效果高耗低效。笔者在此从中、低年级不同的学段特点出发,对想象类习作的教学提出以下看法。一、突破传统,让雷同现象渐行渐远低年级学生阅读雷同的劣质童话,在进行想象类作文写作时,就表现出明显的雷同问题。因此,在三年级这个习作的起始阶段,应该以打破传统思维,突破原有限制为习作教学的首要任务,避免习作雷同现象的发生。首先是角色的突破。很多卡通片常常将客观世界中微不足道的平凡事物作为主人公。日本一部动画片《哆基朴的天空》甚至以狗粪为主人公,描述了其寻找自我价值的故事。因此,想象类习作一定要引领学生从传统定式的英雄人物的角色脱

3、离出来,将学生的视野更多地聚焦在小树、鲜花、白云等平凡的事物上,让习作成为他们的代言人,重新开辟想象类习作的板块。其次是个性的突破。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很多动物都已经贴上了鲜明的标签,它们已经成为固有性格的代名词。如果学生的习作还停留在这种传统思维中原地踏步,其创新程度必然会受到严重的影响。教师可以选择一种特定的动物,比如蟋蟀,引导学生赋予其不同的个性特点,如慢性子、善良纯真、调皮好动……然后以这一动物为中心创编出迥异的故事结构,使习作丰富多彩,让学生切实体验想象过程的愉悦。二、关注细节,让平铺直叙销声匿迹想象类习作都蕴藏于学生的内心深处,没有经历真正的体验,难有精彩、细致的描写

4、。因此,作为向高年级过渡的学段,四年级想象类习作应该承担起细化表现想象内容的重任。例如,笔者针对学生想象丰富和细致的特点,进行了这样的练习:“‘浓密的树荫下,一只狐狸饿极了……’请同学们尝试用自己的话描写一下这只狐狸的外形特点以及神态。”第二天,教师继续推动故事的发展:“小狐狸隐约感觉到一串葡萄隐藏在草丛中,它又会怎么做呢?借助想象的翅膀,将小狐狸的行为进一步细化。”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触摸想象类习作的精髓,构思出精彩的想象类习作。这种带有浓郁游戏性质的习作练习,由于易操作,压力小,思维活,深受学生喜爱,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思维历练中形成了丰富细节、细化表达的习惯。三、

5、聚焦情节,让平铺直叙一去不返在想象类习作中,故事的情节发展是习作创作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一直很少进行情节的相关知识的教学,以致学生在想象类习作的想象创作中常常一筹莫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文的学习中尽可能地将情节的相关要素作为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实践创作提供必要的支撑。例如,学生在描写情节时出现平铺直叙的弊端。教师可以结合童话、寓言或者小说等文体一波三折的创作手法,让学生感受到为了达到某一目的,作者通过多种方式的设置,让文本中的人物经历多种失败与挫折,以达到目标。《狐狸与乌鸦》里的狐狸使出了浑身解数,最终才能够如愿以偿。四、关注情感,让主旨淡薄不复存在诚然,想象类习作是学生基于现

6、实生活客观认知,通过丰富大胆的想象展现出来的虚拟空间,体现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但如果仅仅对学生想象类习作提出新奇的要求,这就是对想象类习作的一种误解,其结果也必然适得其反。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学生创作出来的想象类习作看似情节跌宕起伏,内容新颖别致,但仍旧会让读者心生倦意的原因。教师在执教时,要反复告诫学生:想象类习作绝对不是漫无目的地胡思乱想,而是要将想象的过程与现实生活、内在情感结合起来,在创作过程中积极体现“为何想象”的动机以及“想象中表达什么”的创作初衷。例如,在教学“别字王国历险记”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生活经历中曾经遭遇过哪些错别字的侵扰,分别是在

7、什么情况下发生的,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而后,结合自己的这些经历,进行合理化的想象与思考,在想象与创作中表现自我,反思自我,使想象衍生出丰富的价值意义。总而言之,想象类习作的教学必须将学生放置到广阔的体验活动中,充实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丰实学生的阅历与积累,实现学生想象能力质的飞跃。(责编莫彩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