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处理的探讨

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处理的探讨

ID:24071188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处理的探讨_第1页
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处理的探讨_第2页
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处理的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处理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剖宫产术中对子宫肌瘤处理的探讨[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处理方案  []R713[]A[]1005-0515(2011)-12-058-01  在剖宫产术时,对合并的子宫肌瘤是否同时给予剔除,国内外文献很少,意见不一,且未见有关临床专题报道。本文就我院剖宫产时对子宫肌瘤的不同处理的病例进行分析,以探讨剖宫产时对子宫肌瘤的处理方案。  1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统计我院2000年1月-2007年9月共行剖宫产10862例,其中87例合并子宫肌瘤,年龄分布为24岁-42岁,平均31.6岁;孕次1-6次,其中最多者6次,但以往均因合并在房间里多次自然流产;产次最多为

2、第二产;孕周最小32周,最大42周,平均38.74周。剖宫产指证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42例,其中:14例肌瘤于孕前发现,28例为妊娠期间发现,均系B超检查。45例因其它原因而行剖宫产时发现肌瘤。肌瘤数目最多者4个最大直径为12cm,多发性肌瘤18例。浆膜下肌瘤39例,肌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27例。直径大于5cm者有25例,位于子宫下段者共5例。孕期因红色变性出现腹痛住院保胎者4例,其中1例为婚前B超检查发现肌瘤,大小为6.6×4.8cm,一年后剖宫产肌瘤为12×12cm;除1例为体部剖宫产外,余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4例因大出血不得不已行子宫切除术。  2结

3、果1)子宫肌瘤剔除组与非剔除组术时失血量的比较,两组失血量符合正太分布。剔除组共68例失血量100ml-1500ml,平均失血量332.65ml,非剔除组共19例失血量100ml-600ml,平均失血量226.31ml,t=2.7785,p0.1无差异性。4)肌壁间肌瘤及粘膜下肌瘤剔除时失血量与浆膜下肌瘤比较,前者共27例,平均失血量362.22ml,后者共39例(剔除组中因2例未详细记录,不记在内),平均失血量为205.13ml,t=2.7771,P5cm者25例,平均失血量468ml,0.05,无显著差异。8)子宫肌瘤位置不同时剔除的失血量比较,前壁

4、者共50例,平均失血量319.38ml,t=0.0076,P>0.1,无差异。9)剔除组中平均手术时间为75.7074分,未剔除组中为60.3571分,t=2.2804,P<0.05,有显著差异。10)肌瘤病检查结果,除11例子宫平滑肌瘤无变性外,余均有各种变性:透明变性19例,红色变性7例,坏变18例,出血8例,囊性变2例,蜕膜样变性3例,粘液变性2例(1个肌瘤可伴几种变性)。  3讨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发生率为0.1%-11.1%不等,随着B超的普遍应用,较小的肌瘤叶易发现,再加上性成熟的年轻化,晚婚晚育,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有上升趋势.故应引起围产保健

5、者的重视。但剖宫产时对肌瘤的处理意见各家不一,有主张同时剔除的,免得患者受再次手术之苦,也有不主张剔除的,因术时易出血,引起诸多并发症。  妊娠时子宫肌纤维受体内雌激素的影响而肥大,结缔组织肿胀,淋巴、血液循环的增多致肌瘤增大,软化,部分肌纤维增生,所以孕期肌瘤组织常迅速增大,且易发生变性,但妊娠终止后,体内激素水平低落后,瘤体也将缩小,所以孕时与非孕时瘤体大小有一定差异,本文19例剖宫产术中未行肌瘤剔除术,径随访6例,原术中有鸭卵大或儿头大的肌瘤,均见肌瘤明显缩小或者消失而无症状,所以剖宫产时是否须作肌瘤剔除,易持慎重态度。  本文通过对87例分析结果

6、表明,剖宫产术时行肌瘤剔除术,失血明显增多,尤其是位于子宫下段的,肌壁间、粘膜下,大于5cm者失血明显增多。有4例因失血过多不等已行子宫切除术。  本文提示剖宫产术时不必常规同时行肌瘤剔除术,除肌瘤位于切口附近、浆膜下、小型肌瘤可考虑同时剔除外,其余部位肌瘤因易致失血均暂不剔除。产后继续追踪观察,若出现月经量多,给予暂时观察或药物控制症状,若症状严重者或肌瘤不缩小反而增大则可考虑手术治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