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债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债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ID:24005383

大小:2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国家债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1页
国家债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2页
国家债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3页
国家债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_第4页
资源描述:

《国家债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国家债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债务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中国的总体债务状况  一般而言,总债务是居民、企业和政府三部门债务的加总,也有的加上了金融部门债务。居民部门的全部债务都是贷款,没有债券。非金融企业的债务有两部分,除贷款之外还有企业债。金融机构不考虑通货和存款,剩下的主要是金融债,分政策性金融债和其它金融债两部分。政府部门加总了中央政府内债和外债。  中国总债务率攀升速度较快,从1994年的%一路升至2012年的%。不过从跨国比较来看,我国还不算债务水平过高的国家。虽然我国非金

2、融企业债务水平比较高,但居民和政府的债务水平相对偏低,且上升势头较为温和。  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务占比极高,构成中国债务结构的突出特点。这与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金融结构特征密切相关。我国是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国家,绝大多数金融资源配置通过银行中介来完成。由这种金融结构决定,中国企业的负债率必然高悬,在经济平稳增长的时期,银行贷款构成企业主要的负债来源,有成本低、风险小的好处,但若经济出现大幅度波动,经济增长率出现趋势性下降,则企业负债的相当部分就可能形成不良资产,从而损及企业和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

3、  令人担忧的是,越是在高资本投入时期,债务本文由毕业论文网收集整理扩张所能换来的边际产出越是下降。2009和2010年,我国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债务需要增加3个百分点。而在此前十年,GDP每增加1个百分点,债务只需增加个百分点左右。由于经济增长是一国偿债的最终保障,随着债务扩张的产出效应下降,整个国家的债务水平自然不断抬升。  可见,如果还是因循“外需不足内需补,消费不足投资补,民间投资不足政府投资补”的增长老路,那么我国整体债务率将不可避免地一路抬升。  二、债务结构对一国经济的计量分析

4、  本文采用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1个国家2011年债务结构及总杠杆率的数据。债务结构主要包括居民债务占GDP的比例、非金融企业债务占GDP的比例、金融机构债务占GDP的比例和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总杠杆率是总债务占GDP的比例。数据如下:  本文将用债务结构的各个数据构建如下模型:  Y=β1+β2X2+β3X3+β4X4+β5X5+u  利用Eviews软件,用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得出如下结果:  模型估计结果为:  Y=+++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居民债务占比每增长

5、1%,平均来说该国GDP会增长万亿美元;非金融企业债务占比每增长1%,平均来说该国GDP会增长万亿美元;金融机构债务占比每增长1%,平均来说该国GDP会减少万亿美元;政府债务占比每增长1%,平均来说该国GDP会增长万亿美元。  但就统计检验来讲,由表3中数据可得R2=,说明样本的拟合效果不是很好。针对H0:β2=β3=β4=β5=0,给定显著性水平α=,在F分布表中查出自由度为k-1=4和n-k=6的临界值Fα(4,6)=,大于所得结果,说明回归方程不够显著。  以上不足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数据采

6、集时产生了误差;各个国家的金融体系不同,如我国是以银行主导的金融体系,而美国及一些欧洲国家是市场主导的金融体系,这就导致了债务结构的差异化;各个国家的发达程度不同,发达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该国的债务水平及债务结构,不同发达程度的国家其这类债务对该国的经济影响也不同。  三、结论及建议  据此可以看出,居民债务的比例对一国GDP正的影响最大,在中国,自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开展各项个人贷款业务以后,我国家庭负债增长非常迅猛,截止2010年12月底,家庭各项贷款余额已达到112586亿元,其中消费信

7、贷75107亿,短期消费性贷款9600亿,中长期消费性贷款65507亿元。居民债务占比越高,表示居民的可利用资金越多,私人投资越大。一国内需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马车之一,根据所得结果,要保持我国经济长期稳定的增长,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增加内需,如降低居民贷款利率,减轻税负等,以刺激居民的负债需求,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