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创建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ID:23964113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2

创建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_第1页
创建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_第2页
创建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创建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建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摘要:目前以知识为导向的培养模式不能有效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职业竞争力的目的,更多的学生是策略型学习者和表现防范型学习者。有效的教学活动应该对学生的以后的思想、行为或情感方式产生某种长远的影响,因此创建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大学生培养模式是大学人才培养改革的趋势。公共管理人才需要强的行政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应该根据公共管理人才的胜任能力模型,设计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浙江工业大学建立了以胜任能力导向的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五个‘一’工程”。  关键词:胜任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五个‘一’工程”    一、

2、大学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  1、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有效达到大学教育的目的。  作为培养人才基地的大学,它的任务并不是简单地传授学生学科的事实、概念和程序,有效的教学活动能对学习者以后的思想、行为或情感方式产生某种长远的影响。KenBain(2007)调查发现卓越的大学教师能促使学生更好地思考,并鼓励学生努力解决各种重要问题和理解各种概念。一流大学在设计和实施培养体系时关注两个主要问题:(1)学生能够在智力、身体和情感等方面培养何种能力?(2)如何才能最好地帮助和鼓励他们发展这些能力以及养成使用这些能力的心智习惯。  而我国现行的大学教育在教学内容和课程设计

3、上普遍更注重学科体系的建设,更侧重理论性和知识性,相对缺乏实践性和能力的培养。从教学方法来看,我国很多大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单向灌输"填鸭式"教学比较多,虽然也开始采用了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实验、多媒体教学等形式,但效果不明显。对学生的考核以知识点的考察和理论体系的测试为主,缺乏对学生的素质、行为、能力的评价。  2、大学人才培养面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毕业生就业率低两个困境。  大学生学习的目标迷失、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如果我们把学习者分为3类:深度学习者(主动掌握知识,深入学科,努力理解学科的复杂性)、策略型学习者(为考试而学习,只对高分感兴趣,然后很

4、快把学过的东西从大脑删除)和表现防范型学习者(以蒙混过关考试合格为学习目的),现在的大学生更多的是策略型学习者和表现防范型学习者,深度学习者偏少。而大学教育不能停留于表层学习和策略型学习,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思考。  全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大学培养的大批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尽管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上还有很多单位招不到人才,新招进的大学生毕业生的能力达不到用人单位的期望水平,“眼高手低”的学生比比皆是,有的学生尽管学习成绩好,但沟通能力、动手和解决问题能力等其他素质较差。为什么

5、大批的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除了考虑招生规模扩大、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吻合等因素,还需要从人才的培养模式和效果中寻找原因。  因此,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和能力,迫切需要改变我们传统的重知识轻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是大学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McClelland麦克兰德(1973)回顾以往的研究后发现,智力测验和学业成绩不能预测职业成功,建议用胜任能力(petence)代替传统智力测验和知识测验。胜任能力是促使个人取得优秀业绩的潜在特征,包括不同的动机表现、个性与品质要求、自我形

6、象与社会角色特征以及知识及技能水平。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关键举措,是大学培养人才的新趋势,是大学教学改革的必然之路。  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WillianPerry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