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

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

ID:23938969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_第1页
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_第2页
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_第3页
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_第4页
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钱正英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

2、第1...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水利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江河初步建成了蓄泄兼备的防洪体系,灌溉面积有了很大发展,大部分地区初步控制了常遇的水旱灾害。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水利建设起了相当的作用。水资源的开发,还支持了工业和城市的发展。但是,随着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一些地方水土资源的高度开发,中国的水利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在21世纪即将到来的时候,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应如何确定,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下边我们先分析黄河和长江

3、出现的一些新情况,进而探讨中国水利的发展方向。从黄河下游断流看我国的水资源问题1.黄河下游断流情况黄河下游除因1960年三门峡工程截流及凌汛期间蓄水发生过断流外,经常性的断流开始出现于1972年。从1972年到1997年的26年中,黄河下游共有20年发生断流。根据利津站实测资料,20年中累计断流70次,共908天,平均每年断流45天(断流年份平均)。自1991年至今,年年发生断流,而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表1黄河利津站90年代断流情况2.发生断流的自然因素是降雨偏少,径流量偏枯以黄河上游的兰州站和下游的

4、花园口站为代表,考察不同年代两站来水面积的年均降雨量和年均径流量,即用上游实际用水量计算还原后的水量,花园口站采用天然径流量,列出表2。表2黄河流域不同年代流域平均降水量及径流量注:花园口天然径流量缺1997年。表3断流年份和未断流年份花园口天然径流量的比较从表2看来,70年代和80年代的偏低并不明显,不足以解释1972年以来下游的断流现象。90年代明显偏低,是影响断流的一个因素,但也不能说是决定因素。表3逐年比较断流年份花园口天然径流量和1972年以前(即没有发生断流时)的径流量,其中大于多年平均径流

5、量560亿m3很多的年份可不作比较。从表3看来,除个别年份外,断流年份的天然径流量并没有比过去明显偏少。可见,径流减少不是黄河下游断流的决定因素。3.黄河流域用水量急剧增加是下游断流的决定性因素。黄河供水地区的耗水量,由50年代的年均122亿m3,增加到90年代的300亿m3,其中农业灌溉占全部耗水量的92%.表4黄河流域不同年代耗水量及灌溉面积情况表黄河花园口多年平均天然径流量为560亿m3,加上花园口以下支流来水20亿m3,并为580亿m3。规划中除必须保持输送泥沙入海的汛期水量200亿m3外,可供

6、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的用水量为380亿m3。在80年代,国务院发布了黄河流域各省、自治区引用黄河河川径流量的分析方案,并370亿m3。从表4看来,90年代的年均耗水量为300亿m3,未超过年均分配总指标。其中灌溉用水约为286亿m3,除内蒙、山东超过分配指标外,其余各省、自治区尚未超过。所以发生短缺,一是因为遇到枯水年径流量不足580亿m3时,没有相应减少分配指标;更为主要的是,黄河来水和灌溉用水在季节上不相适应。黄河天然年径流主要集中在汛期,7~10月的径流量一般占年径流量的60%以上;而灌溉用水的高

7、峰为4~6月,这时的黄河径流量大约只占年径流量的20%。对上游宁、蒙灌区的需求高峰,可由上游的龙羊峡和刘家峡水库调节。事实上,龙、刘两库每年将黄河的汛期水量30~60亿m3调节到非汛期下泄,基本解决了宁蒙灌区的灌溉需要。但对下游引黄灌区,由于三门峡的调蓄能力只有14亿m3左右,远不足以应付下游灌溉高峰的需要,因此常常发生断流。在用水高峰不能保证的情况下,各地先后采取了“春旱冬蓄”等提前引水蓄水的措施,加大冬季的引黄水量,这就使90年代下游断流时间提前,断流频次和长度大大增加。4.在用水紧缺的同时,存在用

8、水的严重浪费笔者和全国政协的一些同志在1997年4~5月实地考察了黄河上游和下游的引黄灌区。由于绝大多数的渠道没有衬砌,加上渠系配套不全、老化失修,渠系水的利用系数一般都在0.5以下。引黄水量中有50%以上并未到达田间,而是渗透到各级渠道的两侧,非但没有起到灌溉农作物的作用,而且造成渠道两侧的严重盐碱化。在到达田间的40%多的水量中,许多地方仍是大水浸灌,大约有1/4~1/3属于无效蒸发。这种灌溉水量的严重浪费,是长期以来粗放建设和粗放管理的后果。就每个灌区来说,都有其历史的特点原因。宁夏河套灌区是历史

9、上的老灌区,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修建了青铜峡水利枢纽,解决了渠首的引水问题,灌区的渠道系统仍是沿用原来的工程,以后在原有工程的基础上不断扩建,既缺乏统一规划,也没有统一的标准,现在灌溉面积已达560万亩,但渠系建设都是因陋就简。内蒙的河套灌区,在建设时虽有统一的规划,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形成了“半拉子”工程。以后虽然进行了几次补建,仍因资金严重不足,不能完成原定工程。30年来,对这个850万亩的灌区仅投入了10.3亿元,每亩平均投入仅120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