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

ID:23885294

大小:64.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11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_第1页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_第2页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_第3页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_第4页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腐败现象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党政机关的一些主要领导(简称一把手)存在决策领域的腐败现象并呈蔓延趋势。党政部门一把手的职位特点是掌握决策权,而决策权承载着对公共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一旦出现背离公共利益的gn/nel,2011年12月13日。];仅以广东省为例,20032009年,广东省查处的地厅级党政干部一把手达151名,占被查处地厅级干部人数的79.9

2、%;而被查处的县处级党政一把手达1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腐败现象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党政机关的一些主要领导(简称一把手)存在决策领域的腐败现象并呈蔓延趋势。党政部门一把手的职位特点是掌握决策权,而决策权承载着对公共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一旦出现背离公共利益的gn/nel,2011年12月13日。];仅以广东省为例,20032009年,广东省查处的地厅级党政干部一把手达1

3、51名,占被查处地厅级干部人数的79.9%;而被查处的县处级党政一把手达1284名,占被查处县处级干部人数的69.3%[注:具体情况请参见《广东落马厅级干部八成是一把手》,2010年5月14日,gn/nel,2011年12月13日。]。一把手腐败缘何成为难以治理的顽疾?大部分学者认为,其症结在于一把手的权力过于集中且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监督。笔者研究发现,党政部门一把手的决策权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监督是一把手腐败问题愈演愈烈的主要根源。因此,决策腐败概念的提出更切中这一腐败形态的本质特征,据此设计的治理

4、对策不再囿于对决策主体的限权,而着眼于决策权的运行过程,为公共利益输入到决策系统进而在决策结果中得到充分体现创设制度化的渠道。    二、决策腐败:内涵与特征    对中国知网(KI)的检索结果表明,决策腐败一词在中文学术文献中的使用首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部分研究腐败问题的专家开始用这一术语描述特定类型的腐败现象[注:其中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有姜明安《正当法律程序:扼制腐败的屏障》(载《中国法学》2008年第3期,第37-47页)、毛昭晖《反思与探索:中国反腐败斗争不容回避的六大关系基

5、于反腐倡廉建设发展与和谐的视野》(载《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0期,第3-9页)、何增科《治理改革与反腐败展望2009年反腐败》(2011年3月17日,http://.chinainnovations.org/Item.aspx?id=27014,2011年12月13日)等。],但相关学者对这一概念的内涵、外延、特征等基本问题缺乏深入研究,也尚未达成共识,决策腐败仍是一个有待系统论证的概念。本文讨论的决策腐败,是指决策过程中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具体表现为公共决策权力主体在法规

6、政策制定、发展规划设计、干部选拔任用、公共投资等事项决策过程中背离公共利益,为其自身或利益相关者谋取不当利益的腐败行为。它既在主观要素上与决策失误存在显著的差异,又在权限、效力等行为的客观表现上呈现出有别于执行腐败和监督腐败的特征。    (一)决策腐败与决策失误的差异  赫伯特•A.西蒙认为,每个决策都包含两种要素,分别称为事实要素和价值要素[1]50,两者之间存在是与应该是的基本逻辑差异。据此,公共决策偏离合理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之目标,原因有二:一是有限理性限制了决策

7、主体对决策所包含的事实作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不可能按照效率最大化和选择最优化原则作出完全理性并经得起检验的选择;二是自利性促使决策主体利用决策权背离公共利益以实现私人利益或小团体利益,从而使公共决策背离公共价值目标。我们将基于第一种原因产生的决策偏离行为称之为决策失误,基于第二种原因产生的决策偏离行为称之为决策腐败。换言之,决策腐败首先是一种腐败行为,决策主体必须在行为前明确地认识到自身利益的实现是以牺牲决策的公共价值为代价的。区别决策腐败与决策失误的标志在于决策主体是否具备背离公共利益谋取私人利益

8、或小团体利益的主观动机。这种不正当利益既包括金钱等物质利益,也包括其他利益如权力、荣誉等。在有利益相关人的交易型决策腐败中,决策主体大都存在与利益集团直接的权钱交易,其主观恶性的辨识较为容易。在不存在行贿者等直接的利益相关人的非交易型决策腐败中,决策主体也可能基于对自身政绩、政治晋升机会、下属忠诚度等非物质利益的考虑使决策偏离公共利益的价值取向,其主观动机较为隐蔽,因此,必须在决策输出环节通过政策评估或公众参与的合法化过程判断决策主体是否选择了更能满足社会的公共需求、实现社会的共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