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

ID:22863798

大小:54.82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1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_第1页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_第2页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_第3页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_第4页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决策腐败及其基于决策过程控制的治理腐败是公共权力的非公共运作,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腐败现象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突出表现在党政机关的一些主要领导(简称“一把手”)存在决策领域的腐败现象并呈蔓延趋势。党政部门“一把手”的职位特点是掌握决策权,而决策权承载着对公共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功能,一旦出现背离公共利益的论文联盟非公共运用,将扭曲规范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则体系和公平正义的治理目标,直接危及政权的合法性权威。结合当前我国反腐倡廉面临的党政部门“一把手”腐败频发且难以治理的突出问题,深入剖析决策腐

2、败的内在机理,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对真正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决策腐败:一个新的分析视角任何政治系统都存在如何有效解决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事分工”的问题。分工是提高人类活动效率的基本途径,政务体系同样需要实行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事分工”,而公职人员从事任何一项政务活动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于是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事分工”就发展到决策责任、执行责任与监督责任“三责分置”。责任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制度化岗位和具体的个人来承担,因此,就需要机构的“三职分定”。再进一步,公职人员履行责任必

3、须要有相应的权力,于是从决策责任、执行责任和监督责任发展到“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三权分立”。而权力容易产生腐败,正如阿克顿勋爵所说的,“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于是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的分立又进一步引申出决策腐败、执行腐败和监督腐败。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是我国政治体制建设的重要目标,依据“决策一执行一监督”这一权力应有的逻辑结构,将腐败分为决策腐败、执行腐败、监督腐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决策是政治与管理过程中的

4、关键环节,赫伯特.A.西蒙甚至认为,“管理就是决策”[注:西蒙于1947年提出:“为了了解决策的含义,就得将决策一词从广义上予以理解,这样,它和管理一词几近同义。”]。“决策腐败”概念的提出是对当前我国党政部门“一把手”腐败现象易发多发且造成严重危害的一种抽象和概括。“一把手”工作的重点是决策,对“一把手”腐败的案情进行分析后发现,“一把手”腐败愈来愈多地表现为决策腐败。党政部门“一把手”的权力制约监督与腐败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的重要问题[注: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次使用“一把手”一词是1979年11

5、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所作的题为《高级干部要带头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详见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22-223页)。江泽民同志也曾明确指出:“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方面工作做得如何,班子状况怎样,同‘一把手’关系很大,因而必须对各级领导班子的‘一把手’提出更高更严的要求。”(详见江泽民《江泽民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283页)],《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白皮书和《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XX—XX年工作规划》等反腐倡廉纲领性文件

6、,都将“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作为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但“一把手”腐败并未得到有效控制,从近年查处的腐败案件来看,“一把手”正逐渐成为贪污腐败渎职犯罪的重灾区,其犯案比例超过50%[注:具体情况请参见杜晓、任雪《学者总结09年腐败现象:涉案人级别高,向基层渗透》,XX年12月10日,http://www./gn/news/XX/1210/,XX年12月13日。];仅以广东省为例,“XX—XX年,广东省查处的地厅级党政干部‘一把手’迗151名,占被查处地厅级干部人数的%;而被查

7、处的县处级党政‘一把手’迗1284名,占被查处县处级干部人数的%”[注:具体情况请参见《广东落马厅级干部八成是“一把手”》,XX年5月14日,http:///gn/news/XX/0514/,XX年12月13日。]。“一把手”腐败缘何成为难以治理的顽疾?大部分学者认为,其症结在于“一把手”的权力过于集中且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监督。笔者研究发现,党政部门“一把手”的决策权没有得到有效制约监督是“一把手”腐败问题愈演愈烈的主要根源。因此,“决策腐败”概念的提出更切中这一腐败形态的本质特征,据此设计的治理对策不再囿

8、于对决策主体的限权,而着眼于决策权的运行过程,为公共利益输入到决策系统进而在决策结果中得到充分体现创设制度化的渠道。二、决策腐败:内涵与特征对中国知网(cNKI)的检索结果表明,“决策腐败”一词在中文学术文献中的使用首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来部分研究腐败问题的专家开始用这一术语描述特定类型的腐败现象[注:其中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有姜明安《正当法律程序:扼制腐败的屏障》(载《中国法学》XX年第3期,第37-47页)、毛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