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853039
大小:61.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1
《东方文化思维模式与中医临床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东方文化思维模式与中医临床疗效关键字:文化差异;思维模式;中医临床;临床疗效摘 要:了解东西方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当代中医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但目前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本文就有关问题“抛砖引玉”,期望与同行做进一步的探讨。了解东西方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对当代中医师提高临床疗效至关重要,但目前尚未引起广泛的重视,本文就有关问题“抛砖引玉”,期望与同行做进一步的探讨。1、当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当今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基本上是西方文化思维模式,甚至可以说全部是西方文化思维模式。东方文化思维模式在当今中国人中已不存在,对这个
2、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的原因,只不过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罢了。这个问题要从历史讲起:1860年以前中国尚未大量接触西方文化,全体中国人都是东方文化思维方式。自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迫于洋务需要,从咸丰十年(1860年)设立“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开始,同治元年(1862年)设立“同文馆”(外语学校),同治五年(1866年)派遣第一批赴欧洲留学生。再到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设立陆军及铁路学堂,戊戌变法那年(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的前身),同年废“八股文”。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
3、科举”[1]。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全国开始推广西式学堂,青少年们不再读“四书五经”,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方式——“私塾”即逐步退出历史舞台。1919年的“五四”运动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从此东方文化思维模式更加速了消亡。1949年解放后大力普及新式小学、中学,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场浩劫,东方文化思维模式受到进一步扫荡。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为何物?当代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长大的人,根本无从知晓。以上便是东方文化思维模式历经140多年的沧桑,逐步从几亿中国人头脑中消失的历史。中医是在
4、东方文化环境中产生、发展、成熟的,它在纯西方文化环境中很难被人完全接受、理解。所以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理解中医至关重要,对继承中医药学必不可少。2、东西方文化思维模式的差异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题目,在这里只能就与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有关内容进行探讨。中国传统文化是内学,以身心为主,正如梁启超在《劝学篇》里讲道:“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致身心,西学应世事。”中国文化的重点是生命,追求“修身养性”[2],追求自身人格、道德的完美,如“成圣”、“成佛”、“成仙”、“得道”、“成仁”等等,是重主体性的。而西方文化恰恰相
5、反,不重主体性,而重客体性,其所关心的重点是“自然”、是“知识”。它有很好的逻辑,有反省知识的知识论,有客观的、分解的本体论与宇宙论[3]。所以西方文化发展出了“科学”,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中国文化怎么处理身体外的、自然的一切呢,总结起来即是“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心”,“心明便是天理”,这个“理”便是归纳法,即把许多分散的现象归纳成最终的一个“理”,这是一个精简化、抽象化、浓缩化、符号化的过程。以思考来归纳天人之一切的“理”[4]。这也是中医传统“理、法、方、药”之“理”。东方文化是从整体上、宏观上“归纳”;西方文
6、化是从微观上着眼“分析”。中医是以调理平衡为目的,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西医是以对抗为主,如抗菌、抗炎、抗休克、抗过敏等。中医诊断要归纳出“证”来;而西医则通过仪器要诊断出微观的“病”来。中医防病以精神调理为主,“恬淡虚无,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西医防病以消灭细菌为主,故重视“灭菌消毒”等等。中国几千年走的是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正视生命的心性之学的路子,此路走得不错,它凝聚了中华民族无数智者贤人的聪明才智,也体现在中医药学方面,正如毛泽东所言“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挖掘加以提高。”3、中医理论与中
7、药的统一性在古代东方文化的背景下,古人以东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把复杂的人体、变化万千的疾病与复杂莫测的中药归纳到一个统一的理论框架内,这就是辨证的“四诊八纲”和用药的“四气五味”。中医的“理、法、方、药”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不能分割的。在当代西方文化背景下,严格意义上的科学有3个基本要求——逻辑推理、数学描述、实验验证。所有的中医师从小学开始所受的教育都是按符合这3个要求的模式进行的。按照这个路子,中医师很自然地用中药要查其所含的化学成分,及主要成分的药理作用。如某药含有抗某菌作用,某病是该菌引起的,就用该中药,不含
8、这种抗菌成分的中药就不用。这样就出现,诊断用西医病名,用药按化学成分,割裂中医“理、法、方、药”全过程的情况。按西方文化思维模式用中药肯定降低临床疗效,道理很简单——它割裂了中医的完整性、统一性,两者不是一个体系。如“麻黄”这味药,按中药药性,它辛温,有发汗、利尿、平喘3个功效,而其可定量的有效成分麻黄碱只有平喘作用,而无利尿和发汗这两个功效。中药一经提出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