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教学对盲童审美情趣的培养-第1

浅谈诗歌教学对盲童审美情趣的培养-第1

ID:23780191

大小:4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浅谈诗歌教学对盲童审美情趣的培养-第1_第1页
浅谈诗歌教学对盲童审美情趣的培养-第1_第2页
浅谈诗歌教学对盲童审美情趣的培养-第1_第3页
浅谈诗歌教学对盲童审美情趣的培养-第1_第4页
浅谈诗歌教学对盲童审美情趣的培养-第1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诗歌教学对盲童审美情趣的培养-第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诗歌教学对盲童审美情趣的培养

2、第1 诗歌是一种最早出现的、最富于表现力的文学形式,被人们视为“文学之母”和“文学之王”。它在内容上最具有心灵性。形式上最富有审美意味,是文学的精华和灵魂。诗歌为人类提供了-个美丽的精神家园,是人的高尚的精神伴侣,在文学审美系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盲黄虽然看不见精彩的世界,但是他们和正常儿童一样爱好美、渴望美、追求美。语文课本中的优秀诗歌作品,处处闪烁着社会生活美和人的心灵美,所以,引导盲童鉴赏诗歌的美,是培养他们感受美的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该如何在盲校语文教学中引导盲董欣赏诗歌、

3、从中得到美的熏陶呢?我试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初步的研究与探索:  一、让盲童了解诗歌的审美特性和诗歌桨党的美育功能。  <一>诗歌的审美特性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内容:  1.诗歌的情感美  因为诗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最重视抒情和最擅长抒情的品种,情感不仅是构成诗美的主要内在因素,而且是诗的存在价值的主要依据之-。诗歌中任何一种因素都强烈地弥漫和渗透着感情因素。可以这么说,情感是诗的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诗。  2.诗歌的意境美  所谓意境,是诗歌中诗人主观的情感与客观物象的形神融合一致而引人联想的艺术世界,它综合了多种的美的因素。  

4、3.诗歌的节律美  诗歌中节律美即为音乐美,其中包含节奏和韵律。诗歌正是以富有音乐性的节奏和韵律,来对粗硬的、强烈的充满许多不确定性的内在情感之流,实施有效的美学上的控制,使之转化为有序的节律化的运动,使情感的传达更为有为和完美。  4.诗歌语言的艺术美  诗歌的语言是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语言,即具有虚幻性藉性。诗人运用艺术化的语言不仅可以创造出一个虚构的审美世界,而且,诗歌语言在本质上的虚幻想性常常能引发人们的无尽想象,从而领会诗中的精妙之处,感受诗中的语言美。  <二>诗歌对盲童的审美教育意义重大,主要表现为:  1

5、.通过鉴赏诗歌,调动和培养盲童具有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  2.通过鉴赏诗歌,培养盲童的想象能力。  3.通过鉴赏诗歌,培养盲童具有纯正、高尚的审美趣味。  4.通过鉴赏诗歌,使盲童的精神需要得到满足,性情得到陶冶,心灵得到美化。  二、结合盲童的生理特点、引导盲鉴赏诗歌美。  首先,引导盲真童正确地捕捉阅读时的艺术初感。  初感,又称直感到“第一印象”,它是读者最初接触作品的刹那间对作品整体的一种敏捷的反应。艺术初感是十分珍贵。正确的第一印象对于盲童极其重要,往往会成为鉴赏时良好的心理定势,不仅能让盲童对作品留下深刻、难

6、忘的印象,而且可以起到指示门庭径路的向导作用。因此,作为教师,应十分重视引导盲童正确地捕捉自己阅读时的艺术初感,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在接触诗歌作品前先稳定自己的情绪,尽力排除先入为主的偏见,排除各种各样的外界或心理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专门致志、静心屏气地去感受作品的韵味。即所谓的有意识的保持”虚静”的审美心灵,使之全身心无条件地沉浸到作品中去,不受干扰地被作品所打动。如读李白的《静夜思》时,教师要注意引导盲童把握作品所给予的那种浓浓的思乡之情,抓住了这-初感,就可能进一步深入了解诗作,在脑中逐渐构筑一幅游子日夜思乡的图画。在读

7、《宿建德江》时,教师要注意让盲童通过阅读诗作,把握诗中给人留下的强烈的孤独、寂寞的感觉,从中理解飘零他乡,在异地倍感凄凉、孤寂的心情。  其次,引导盲童溶自己的情感于诗作品,以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  诗是重情的,情感是诗的的生命和内核。因而在引导盲童鉴赏诗歌美时,更应注意让盲童将自己的身心溶进作品中,对待人的情感再体验、再经历,以获得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施行这一方法时,必须注意“因诗而异”地去理解诗人在诗作中所包涵的思想感情,而不能由着自己的喜好,随意进行阐释。如鉴赏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老师可先介绍写作时的背

8、景是,诗人被流放,途中忽闻赦书,而放舟下江陵。接着引导童溶情于诗、反复诵读.体会遇赦返乡时喜悦的心情。其二,盲童在鉴赏诗作时不能只是诗人原有情感的复述,教师在一定程度上,要引导学生进行一次再创造,让学生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用自己感情经历去消融诗人的感情经历,使之成为自己感情历史的一部分。如上述李白的诗,因学生根本不曾被流放过,且不曾游历过三峡,教师便可以引导他们以各自的理解来“消溶”它,或从中感受高速前进的喜悦、或从中领略化验为夷的快感……这种“溶情于诗”的创造,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审美效果。  再次,在充分理解诗歌的基础

9、上,引导盲童进行画面想象,从中领会诗歌的意境美。  诗歌重抒情,而情感往往是跳跃、波动的,真正优秀的诗歌是句断而意不断,通过似断非断的变化,给欣赏者提供想象的空间。教师在引导盲童鉴赏诗作时可以先通过背景介绍或词句讲解,让盲童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想象与联想,把诗中有、无、隐、显的空间填补起来,在脑中形成一幅与诗歌内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