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

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

ID:23762257

大小:63.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10

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_第1页
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_第2页
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_第3页
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_第4页
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_第5页
资源描述:

《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楚簡〈緇衣〉與〈語叢四〉「弼」字小議楚簡「弼」字,於郭店〈緇衣〉簡40中作,於郭店〈語叢四〉簡10中作,於上博〈緇衣〉簡20中作。今本〈緇衣〉作「轍」。郭店「弼」字,原考釋云:[曷+(攻-工)],從朱德熙先生釋(〈長沙帛書考釋〉,《古文字研究》第十九輯)。[曷+(攻-工)],於此讀作「」,字亦通作「笰」。《詩.衛風.碩人》「翟茀以朝」傳:「茀,蔽也。」即車蔽(《郭店楚墓竹簡》頁136)。」裘錫圭先生認為此字從「曷」得聲,似可讀作「蓋」(《郭店楚墓竹簡》頁136);李零先生(《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頁65)、劉信芳先生將郭店此字

2、讀同今本「轍」(〈郭店簡緇衣解詁〉,《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77);涂宗流、劉祖信二先生則解釋此句:「苟有車,必見其笰」,「笰」,音fú,古代車廂前後遮蔽物。車自遠處來,人們首先看到的是笰。句意為:如果有車,必定能見到車笰(〈郭店楚簡緇衣通釋〉,《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94)。陳高志先生以為:   仔細查看簡文,「酉」字上方二筆,並作迴轉倒曲狀,此字應隸作「[酋+(攻-工)]」,甲金文「酋」字未見,楚系文字多見從酉之字群,此字所從實是尊字上半的「酋」,字隸作「[酋+(攻-工)]」而讀作「楢」,從(攻-工)之字幾乎都有敲

3、打擊扑之義。《說文.木部》:「楢,柔木也,工官以為耎輪。」段玉裁《注》:「工官,若周之輪人,漢之考工室也耎輪者,安車之輪也。郭注《山海經》云:楢,剛木,中車材。」剛即柔木,蓋此木堅韌,故柔剛異稱而同實耳。」段《注》之見解實難令人滿意。所謂「柔木」之說,應成「煣木為輪」解釋,柔以與揉、韖皆出於語言之孳生。《周易.說卦》:「坎為水,為溝瀆,為隱伏,為矯韖。」孔《疏》:「使曲者直為矯,使直者曲為韖。」《急就篇》顏師古《注》說:「韖,車輞也,關西謂之韖,言其柔曲也。」將「[酋+(攻-工)]」視為輪。簡文「苟有車必見其輪」,與今本「苟有車必見其軾」對照

4、而讀,其文意是非常順暢的(〈郭店楚墓竹簡緇衣篇部分文字隸定檢討〉,《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頁367-369)。劉曉東先生將此字讀為「舝([金+害])」,並引:《詩.小雅.車舝》「間關車之舝兮」,毛傳「間關,設舝也」,正義云:「舝無事則脫,行乃設之。」有車必見其[曷+(攻-工)](舝),猶言必見其行也(〈郭店楚簡緇衣初探〉,《蘭州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頁115)。日人近藤浩之先生雖從陳高志先生之考釋,但以為「[曷+(攻-工)]」字應釋作「楢」而讀作「輶」。「輶」字,《說文》:「輕車也」(《郭店楚簡之思想史的研究(四)》頁92)。張富海先

5、生視:此字又見於《郭店.語叢四》,讀為「轍」也很合適。《古文四聲韻.薛韻》所引古《老子》()和《義雲章》()之「轍」字右所從與此字左旁形近,疑{[呂/(田人)]+(攻-工)}就應釋為[轍-車](《郭店楚簡〈緇衣〉篇研究》,北京大學碩士論文)。徐在國先生從張說,並連同《郭店.語叢四》簡10此字讀作「轍」(〈釋楚簡「[轍-車]」及相關字〉,「中國南方文明」學術研討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12月19-20日)。白於藍先生則以為此字從「呂」得聲,可讀作「禦」,他並引:     《爾雅.釋器》:「與革前謂之鞎,後謂之笰;竹前謂之蔽

6、。」郭璞《注》:「(禦),以簟衣軾。(蔽),以簟衣後戶。」郝懿行《義疏》:「竹者,簟也。」《說文》:『簟,竹席也。』禦者,《詩》《正義》引李巡曰:『竹前,謂編竹當車前以用擁蔽,名之曰禦。禦,止也。』孫炎曰:『禦,以簟為車飾也。』毛《傳》:「簟,方文席也。」可見,禦是一種遮擋在車前的簟席。郭店簡《緇衣》句「句(苟)又(有),車必見其禦」,今本作「苟有車,必見其軾」。上引《爾雅》郭璞《注》:「(禦),以簟衣軾。」此說雖然不是十分確切,但亦可從中看出禦和軾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可以說,禦是遮擋在軾前的一種簟席,所以郭璞將其理解為「以簟衣軾」。也正因為

7、如此,對於車外之人來說,軾前若有禦遮擋,便只能看到禦,而無法看到軾。故而簡本《緇衣》遂將今本中「苟有車,必見其軾」之「軾」改為「禦」(〈釋{[呂/(田人)]+(攻-工)}〉,《古文字研究》第24輯頁256)。至於上博此字,較郭店「R 」字多一「車」旁。黃人二先生考慮此處後兩句句尾「聲」、「成」押韻,若參酌郭店本與今本補入此句後所缺「苟有衣,必見其敝」,則上博此字還是同朱先生之釋,讀作「{弓+弓+[一/(田人)]}(笰)」較佳(《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研究》頁153);而趙建偉先生在懷疑上博簡此字即是「弼」字或體之外,並認為「弼」有讀作「

8、軾」的可能:「弼」字所從的聲符《說文》說「一曰讀若誓」。上博簡聲符爲「讀若誓」的這個字疑當借爲「軾」。軾、誓聲紐相近,軾爲職部字(《段注說文》中爲古音一部),誓(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