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塔》教学设计2

《道士塔》教学设计2

ID:23732475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0

《道士塔》教学设计2_第1页
《道士塔》教学设计2_第2页
《道士塔》教学设计2_第3页
《道士塔》教学设计2_第4页
《道士塔》教学设计2_第5页
资源描述:

《《道士塔》教学设计2》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道士塔》教学设计2;道士塔余秋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整体把握文章各部分的内涵。2、过程与方法:师生查阅有关资料并进行交流,了解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朗读课文,对文章形成整体认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具体了解中国现代史,初步理解愤懑的情感。[教学重点]了解及其作品、敦煌的有关知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教学难点]理解愤懑的情感。[媒体设计]计算机或幻灯机和录音机[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我

2、们谈起中国屈辱的现代史,总是对列强产生切齿的痛恨,因为他们曾践踏我们的家园,曾欺凌我们的人民,曾侵占我们的经济,曾掠夺我们的文化……时至今日,我们似乎应该痛定思痛了,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一文,就是从文化人的角度对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所遭受的灾难进行了剖析。二、简介余秋雨,1946年出生,浙江余姚人,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戏剧家协会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近

3、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余秋雨的艺术理论著作——《戏剧理论史稿》,在出版后次年即获全国首届戏剧理论著作奖,十年后获文化部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戏剧审美心理学》荣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著作奖。因《行者无疆》获得2002年度台湾白金作家奖。三、关于敦煌师生查阅资料,关在课堂进行交流。(材料附后)四、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完成下列任务:⑴找出批判的对象。王圆箓、中国的官员、外国侵略者⑵试概括各部分大意

4、。㈠圆箓其人。㈡道士宅院。㈢敦煌劫难。㈣专家之恨。2、学生自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⑴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把握评议的历史事实。⑵选取你感兴趣的段落作深入研读,并把你的感受说给同学们听。3、师生同共同明确敦煌文物的遗失情况:⑴1900年王圆箓发现藏经洞内藏写经、文书等文物4万多件。⑵1907年英国斯坦因掠走写本、文书24箱,绘、绣佛画5箱。⑶1914年斯坦因再次掠走写本5箱。⑷1908年法国伯希和掠走精品5000件。⑸1911年日本橘瑞超、吉川小一郎掠走约600件经卷。⑹1914年俄国奥尔登堡掠走一批

5、经卷,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⑺1924年美国华尔纳粘揭盗壁画26块。五、课堂小结经过这节课学习,我们初步掌握了敦煌莫高窟的基本情况、王圆箓和莫高窟的关系、莫高窟被劫经过,这是课文的史实部分。对这些内容的叙述没有一气说完,而是根据不同需要将其切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小集体,彼此相连又各具独立性,随叙述的展开,不断推进感情的深化。可见,的感情、观点才是文章的关键所在——这是我们下节课要重点研讨的内容。作业布置巩固作业:熟读课文,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预习作业:根据课后练习二,品味文章语言,把握的思想感情

6、。板书设计道士塔余秋雨一、简介二、关于敦煌三、课文感知㈠圆箓其人。(课件)(课件)㈡道士宅院。㈢敦煌劫难。㈣专家之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