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供给与经济波动

货币供给与经济波动

ID:23654098

大小:799.52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8-11-09

货币供给与经济波动_第1页
货币供给与经济波动_第2页
货币供给与经济波动_第3页
货币供给与经济波动_第4页
货币供给与经济波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货币供给与经济波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近代宏观经济波动的货币经济学解释近代中国货币供给研究(1847-1945年)蒋清宏第一章导论65第一节问题的提出中国近代经济波动成因分为四个递进的解释层次。第一个层次,考察近代中国货币供给主体。一、国际白银市场决定中国白银进出口→近代中国的白银(货币)供给。本文采用的研究路径为:先考察市场层面,然后考察金融主体微观层面。二、近代中国金融体系为主体的货币供给,是微观层面的解释,而微观层面的解释决定于宏观层面的解释。两种主体的货币供给共同决定了近代中国的货币供给总量,这是解释近代中国经济波动的基础。第二个层次,结合货币供给和已有关于GDP的研究成果,测算中国近

2、代货币的流通速度。第三个层次,结合货币供给、货币流通速度和已有GDP研究成果验证中国近代批发物价指数。第四个层次也是最高层次,结合货币供给、货币流通速度、批发物价水平测算近代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二、本项研究的理论工具其一、购买力平价理论。利用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研究目的有两个:第一,研究银本位时期中国批发物价水平与美国批发物价水平的波动的同步性和异步性,解释美国货币政策因素对中、美白银购买力的影响;第二,通过美国白银购买力的变化研究中国白银净进口的影响因素,从而也是研究中国近代白银本位时期基础货币供给的影响因素。其二、货币数量论:MV=PY,M为货币数量,V为货币

3、流通速度;P为批发物价水平,Y为商品数量。根据以上解释层次设计本项研究的具体章节。第二节本文所用方法论介绍一、货币经济学的货币数量论货币经济学(MonetaryEconomics)是一门以货币为基本变量对宏观经济现象进行解释的理论体系。我不否认制度因素和技术因素在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但金融因素?货币数量论是西方货币理论的一个重要理论。从学术史上看既一个古老的经济学理论,又是一个崭新的经济学理论,是货币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体系经过变迁分为古典货币数量论、新古典货币数量论、现代货币数量论。其中,以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论为最高层次。二、购买力平价理论第三节

4、中外学术界有关中国近代货币供给的学术综述一、关于近代货币供给的研究成果述评二、关于中国近代货币流通速度的研究成果述评三、关于中国近代批发物价的研究成果述评65第四节、关于近代中国宏观经济周期的研究述评一、学术界关于近代中国经济波动的总体性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一)现实经济研究第一个时期,1930年代巫宝三关于中国国民收入的研究,刘大钧1936年发表的英文著作“TheGrowthandIndustrializationofShanghai”(上海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第二个时期关于近代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集中于20世纪60-80年代西方学界,包括刘大中、叶孔

5、嘉《中国大陆经济:国民收入和经济发展,1933-1959》(1965年)、费维凯《中国经济的趋势,1912-1949》(1968)、章长基《共产党中国以前的工业发展》(1969年)、帕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969年)、埃克斯坦(AlexanderEckstein):《中国经济的发展》(1975年)、帕金斯主编的论文集《中国近代经济的历史透视》(1975年)。此外,在罗斯托《世界经济的历史和展望》(1978年)和雷诺兹(Reynolds,LloydG.):《第三世界的经济增长,1850-1980》(1985年)中也有中国近代经济发展趋势的专论章节。第三个时

6、期以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郑友揆:《中国的对外贸易和工业发展》(1840-1948),中译本,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4年版。、美国学者托马斯.G罗斯基《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刘佛丁、王玉茹、于建玮《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为标志,中国近代经济增长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有开拓性进展,表现为国外研究与国内研究互动、长时段研究与短时段研究相结合、经济增长与周期性研究相结合的几个特点。在《战前中国经济的增长》中,罗斯基教授运用宏观统计方法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中期的制造业、农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和

7、固定投资规模等核心经济要素进行了全面考察,认为近代中国经济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的那样一片萧条,而是取得了不可忽视的巨大进步,发展速度甚至可以与同时期的日本相媲美。这种与传统相悖的学术观点随即引发了激烈的学术争论。华盛顿大学尼古拉斯.拉地认为:“这项里程碑式的研究,必将激起人们对20世纪前半期中国社会的特征作出大的反思。”康奈尔大学高家龙认为罗斯基这种根据经济学家的观点进行的独创性研究,第一次全面综合地提供了20世纪初期中国历史面貌。然而,来自学界的评论并非都是溢美之词,威斯康星大学的赵冈教授认为罗斯基对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增长的修正缺乏充足的证据,如果把罗斯基低估

8、的粮食产量的增长率从1936年倒推至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