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57381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9
《论小学语文课前自主预习的要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小学语文课前自主预习的要素 【摘要】小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小学生预习能力的养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摸索总结,总能找到一套更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预习方法。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预习要素,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预习;小学语文;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学习方法在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张扬学生个性,表现自我等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 预习就是学生自己摸索、动脑、理解的过程,也是学生自己学
2、习的过程。课前预习这一方法的运用既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能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所以小学语文预习一直不是件轻松的事情。语文课应该怎么样预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为此,我在预习实践中,总结了以下要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根据学生差异,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4 各学段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自学能力不同,教师应提出相应的预习要求。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在预习过程中基本完成课文的学习,如字、词的掌握,文意的理解,情感的把握和提出各种疑难问题等。而对
3、于那些学习能力相对没那么强的学生,只要求他们认真对待预习,掌握大部分字词,知道课文的内容就行了。预习要求越是尊重差异,学生的预习效果就越好。 二、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小学生年龄小,自主反思、自主学习方法的能力相对较差,教师除了要激发小学生的预习兴趣之外,还要教给他们语文预习的方法。在教学实践中,要求中段学生的预习步骤:默读――查问――朗读――摘抄――思考。每一步骤的具体方法、要求如下: (一)默读。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初次默读的要求有两个:一是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比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写了一
4、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目的在于对全文获得初步感知。二是准确地找出全部生字,划出不理解或不很理解的语句。 (二)查问。就是通过查阅字典、词典,或问别人(包括同学、老师、家长)对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对不理解的词语,要初步了解它的意思。除此之外,还可以查一些课外资料。 (三)朗读。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大声诵读,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要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遍注意文章内容和思想意义,了解文章写的人、事、物、景和作者想说明的东西;第三遍要注意文
5、章结构及写作方法。 (四)摘抄。就是把应该积累的词语句子和自己认为值得学习、借鉴的词句摘录下来。动手摘录,使眼、手、脑并用,效果比读更好。4 (五)思考。通过一系列的预习活动,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特点都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还应该静静思考一下,这篇课文在文字上、语句上、内容上、知识上、思想意义上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认真听老师讲或向同学、老师请教的。对这些问题,有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做记号,有的书面写下来。 三、引导学生了解预习的步骤 学生的预习需要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教给学生预习一篇课文的一般步骤,为预习活动
6、构建模式,使预习活动有章可循。预习一篇课文,一般来说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一)通读全文,了解课文的概貌。从头至尾地把课文读一遍,要求能大概地掌握课文内容,获得整体印象和感受。通读时,还要求学生先看课文后的思考题,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读时就显得不盲目。 (二)学习生字新词。自学认字表,写字表中的生字,掌握读音。在课文中找出生字词,并运用字典自学生字词,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三)参照教师给出的预习要求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
7、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课堂上及时质疑,及时得到释疑。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老师应多加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4 四、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学生形成一定的预习能力之后,我们还要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开始时,课堂上指导预习。注意严格督促学生按照预习要求和步骤进行预习,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对有困难的学生更要手把手地教,帮助他们尽快掌握预习的方法。在学生基本掌握预习方
8、法后,逐步把预习活动放到课外进行。但教师更要严格进行预习作业的检查,使预习活动切实落实,养成习惯。 (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如分层分段的方法指导,概括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的方法指导,以及培养学生品词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