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域优质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评价

不同地域优质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评价

ID:23516506

大小:3.88 MB

页数:53页

时间:2018-11-08

不同地域优质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评价_第1页
不同地域优质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评价_第2页
不同地域优质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评价_第3页
不同地域优质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评价_第4页
不同地域优质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地域优质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文献综述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要食物来源,90%的水稻种植者和消费者在亚洲。在我国,常年水稻种植面积为2860-3000万hm2,其中粳稻为730万hm2,约占总面积的25.5%。以2008年为例,东北三省和江苏的粳稻种植面积合计)白503.6万hm2,约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的69%,产量为3686.4万吨,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71.1%。换言之,东北和江苏的粳稻生产,直接影响着我国粳米市场的稳定和人民的“口粮安全”。尽管粳米价格稍高,但以其口感好、饭味香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南方市场份额。在北方和沿海大中型城市,粳米受

2、欢迎程度和市场前景远大于籼米,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好吃"米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从优质粳米的整体市场情况来看,我国东北粳米优于江苏,国外的日本粳米较优。同时,东北地区和江苏省又是我国水稻生产的主产区。近些年来,江苏省育成并审定了一大批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粳稻新品种(组合)。然而,大部分品种即使达到优质米标准,但往往好看而不好吃,适口性差,消费者难以接受。因此,研究江苏省粳稻与国外、北方优良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特点,并分析不同地域优良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差异,对于改善江苏省粳稻的食味品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1优质稻育种的现状和存在问

3、题国际市场上优质米生产和销售竞争的加剧使得很多国家加强了优质稻的育种力度。阿根廷、乌拉圭改变农业政策,鼓励巴西移民投资稻米生产,以改良稻米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朱智伟等,1999)。作为邻国的日本、韩国、泰国和越南都很重视优质米的生产与研究(汤圣祥,1998),如泰国著名香米品种KDMLl05、KawmKlongLuang和HawmSupanburi,巴基斯坦与印度的Basmati等水稻品种闻名全球。另外,日本早在二十世纪初便开始了对水稻品质的研究与开发;70年代后期,食味好的品种越光和链锦面积迅速增加,1990年越光种植面积达52万公顷,占日本水稻面积的2

4、8%。近年来,日本还组织全国26个科研单位,分90个课题进行多样化品种开发和特用品种研究,日本水稻品质育种进展异常迅速(许世寰,1989:徐正进,1990:井边付雄,1992:董彦君,1998)。而在我国,由于建国后长期以来受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制约,我国水稻研究和生产一直以高产为主要目标,虽然在高产育种等相关方面取得世界领先水平,而在优质育种的资源积累、优质特性评价、鉴定技术、创新利用、优质特性遗传研究、高档优质米等各方面都落后于日本、泰国、美国等国家。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硕士论文不同地域优质粳稻食味品质相关性状的评价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开

5、始注重稻米品质,稻米消费由从满足数量为主的温饱型过渡到多元化、优质化的小康型,从而市场稻米的需求格局也转变为重视稻米品质。现阶段,开展品质育种、提高稻米品质成为应对我国加入WTO以后激烈的国际国内种业竞争和调整结构、增加收入、提高效益和提高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另一方面,我国水稻品种结构和质量与市场不相适应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据报道,2000年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水稻品种中,米质主要指标达部颁二级优质米标准的早籼稻和主要指标达一级优质米标准的中、晚稻品种(组合)仅占10%左右。劣质稻谷大量积压过剩,既加重了财政负担,造成巨大浪费,又大大地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

6、性。国家技术质量标准局于2000年4月1日颁布并实施优质稻谷的国家标准(朱旭东等,2001)。以江苏省为例,2000年以来,粳稻品质改良取得了显著成绩,育成了48个品质达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谷标准的优质粳稻新品种,但品质突出的优质品种不多,因而提出应在重视外观品质改良的基础上,特别重视食味品质改良(王才林等,2007)。有研究者指出,虽然近年来育成了一批品质达国标三级以上的优质水稻新品种,但仍然不能满足生产与消费者的需求(程式华和闵绍楷,2000)。在当今我国农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新形势下,发掘和利用优质米种质资源,培育优质米新品种已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袁隆

7、平院士也曾指出,提高我国水稻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竞争力,增加稻农的收入是目前水稻产业的研究方向,促进我国水稻的生产及消费由“数量型”尽快向“数量质量并重型"转变是当务之急。1.2稻米理化指标与蒸煮食昧品质的关系由于食味与蒸煮有联系,因而又常将蒸煮品质和食味品质合称为蒸煮食味品质。稻米的蒸煮食味品质是由其理化性质决定的,主要包括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胶稠度,其他性状还有香味和米粒蒸煮后的延伸性等。1.2.1直链淀粉含量指直链淀粉占精米粉千重的百分率,是稻米食味品质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莫惠栋,1995)。稻米直链淀粉含量通常分成高(>25%)、中(20.1~25%)

8、、低(9‰20%)、极低(<9%)四类(程式华,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