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分析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分析

ID:23465758

大小:7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7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分析_第1页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分析_第2页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分析_第3页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分析_第4页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3例分析龚立斌(河南省光山县人民医院465450)【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在治疗上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将7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3h内静脉滴注,阿司冈林及倍他乐克口服),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T改变,同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作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

2、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o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和有效的。【关键词】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临床常见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此病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综合征,其急性阶段的猝死率和心肌梗死发生率都很高,临床上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有时难以奏效,而丙药治疗特别是硝酸酯类药物副作用较大,如头痛、血压下降、反射性的心动过速等。丹红注射液具有活血化瘀、通脉舒络、开窍止痛、保护血管内皮、促进血管再生、抗血

3、小板凝集等作用,能有效的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木院自2006年7月〜2008年3月以来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经临床疗效观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综合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7月以来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73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ISFC/WHO)的诊断标准[1]。治疗组35例,男24例(占68.6%),女11例(占31.4%),年龄(63±14)岁,病程2〜9年,其中合并糖尿病8例,高血压22例。对照组38例,男29例(占76.3%),女9例(占23.7%),年龄(65±13)岁,病程

4、3〜8年,其中合并高血压23例,糖尿病6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合并症等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排除3级高血压、肾功能不全、合并心肌梗死、出血性疾病。1.2治疗方法对照组35例按常规方法应用硝酸甘汕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3h内静脉滴注,阿司匹林及倍他乐克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ml(济南步长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2h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14天1个疗程。1.3评定标准1.3.1疗效评定标准参照卫生部1993年制订的《心血管系统药物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价。症状疗效:①显效:同等劳力程度不

5、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80%以上。②奋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用量减少50〜80%。③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汕用量减少不足50%。1.3.2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按照《中国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诊治指南》[2】中的标准,显效:心电图复查ST段及T波基本恢复正常,有效:心电图复查ST段低平,T波倒置有所纠正;无效:症状基本与治疗前相同,心电图复査ST段低平或T波倒置无好转。1.4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常规心电图ST的变化,并观察药物过敏及其他副作用。1.5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

6、方(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id•学意义。2.1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见表1。表1两组心绞痛疗效比较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2.2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见表2。表2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2.3不良反疲两组治疗期间无过敏反应及明显不适反应。3讨论冠心病指冠状动脉血管疾病导致的心脏病,苏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最常见,约占95%。现代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内膜损伤,可促使血小板激活,聚集性强,血液黏度增高,血流减慢,引起缺血缺氧,出现心绞痛发作。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则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内皮下致血栓形成物质暴露,血小

7、板黏附、聚集,释放血小板因子,凝血系统活化,诱发腔内不完全阻塞性血栓而造成。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与心肌梗死不同,尽管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但苏血栓不同于急性心肌梗死,以非闭塞性的白血栓为主,即血小板成分多,纤维成分少,II血栓形成是一连续的亚急性过程[3】。基于上述理论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和血管再通可改善心肌缺血。丹红注射液是用中药丹参、红花按科学配方提取的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