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ID:23394481

大小:79.1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1页
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2页
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3页
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4页
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小学课题研究:《构建生态校园,实施幸福教育》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问题的提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优化育人环境,构建生态环境,注重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做到身心健康、人格健全、主动发展、个性和谐、享有完整愉悦的人生。由此可见,在青少年中实施生态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个价值取向。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生态校园是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学校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的学校环境存在一种冰冷、僵硬、不和谐、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因素。据《中国教

2、育报》报道,教师是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之一。教师职业在辛苦之余,还必须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据一所学校对68名教师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34%的教师感到“工作让我厌烦”,42%以上的教师诉说“工作让我感到困惑”,59%以上的教师表示“工作让我疲惫”。南京某报对教师有过调查,教师有“七怕”:一怕考试,二怕出事,三怕家长,四怕学生,五怕投诉,六怕评比,七怕耽误孩子。怕考试排在第一位。很多教师比学生还怕考试,因为学生一考完,评价教师的时候就到了。这种压力长期累积下来,就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容易缺少教师工作的幸福感,所以要努力从根

3、本上改变这种局面。本课题的研究,是借鉴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立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人与自我的和谐三个基点,从校园生态环境(包括物态环境与人文环境)建设,加强生态德育,追求生态课堂教学三方面入手,依托本土丰富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在实践中探索,在研究中提高。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校园育人环境的进一步优化,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道德品质,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向着生态与和谐不断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生“幸福健康成长”的乐园,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二、课题的

4、界定“生态”这一概念源于生物学,它关注的是生物与生物之间及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现扩展至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生态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整体视野和系统思维,其核心价值取向强调以人为本与和谐发展有机统一。生态校园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和谐发展为教育要义,以促进学校教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生态课堂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是内容和方法的统一,是主导和主体的统一,是严与爱的统一,是导与牵的统一。它关注的是学生有益知识的获取、综合能力的提高、个性特长的培养和情感意志良好习惯的养成。生态德育是指以人与自然

5、、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德育体验为特征的一种教育策略。它强调以生动活泼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使受教育者在体验内省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幸福教育是教育过程中师生双方的情感体验,就是以人的幸福情感为目的,把教育当作一件幸福的事情来做的教育。这样教育就是“幸福地教、幸福地学”,它要培养能够创造幸福、享用幸福的人。三、理论依据(一)政策理论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中央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

6、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促进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决定》中指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总要求。3、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4、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才素质,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

7、高,生态教育是学校重要的教育内容之一。(二)心理学教育学理论依据研究表明,人的生活习惯和技能,3岁前形成50%,6岁前形成30%,其余20%是20岁前形成的。少儿时期可塑性强,接受新鲜事物快,是品德与行为教育、科学教育的最佳时期,少儿时期受到的教育,形成的习惯、意识会影响他一生的行为。(三)教育生态学理论依据1933年,美国学者莱奥波尔德在《大地伦理学》一书中提出生态哲学观念,阐述了人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理论,并将人的道德发展分为三部分:人与人关系的道德,人与社会关系的道德,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1976年,美国学者劳伦斯·

8、克雷明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生态学”的概念;1998中,我国学者刘惊铎、王磊在《教育评论》中首先提出“生态德育”的概念。主张融德育教育于生态建设之中,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意识,树立终生的生态保护观念,提高学生的人文道德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四)多元幸福理论人的生活是多领域、多方面、多需求的,幸福也是多元、多样、多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