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256055
大小:5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6
《阐释体育与艺术的动态结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释体育与艺术的动态结合体育与艺术的动态结合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体育与艺术的动态结合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教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教学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注重教学艺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教学活动的效果。结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高校体育教学更应该在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注重教学艺术的应用,科学的推进体育素质教育。本文概括了高校体育教学艺术的基本特征,以及教师修养、教学语言、教学策略和教学情境的艺术化体现,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教学艺术 简介: 安佳(1983.2-),男,河
2、北石家庄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经济管理系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胡波(1984.5-),男,河北省临漳县人,大学本科;学士学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电气工程系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刘喆(1983.2-),男,河北保定人,大学本科;硕士学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A []:1002-2139(2013)-18-0-01 体育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还要有科学的教学艺术,使自身的专业知识更好地在教学中发挥效果。在体育教学中正确运用教学艺术,可以
3、培养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有重要作用。 一、高校体育教学艺术的特征 1.1教学风格寓教于乐。高校体育课程不同于体育专业课程,是以构建体育知识框架和强健学生体魄、推动学生学习为目的,这也就决定了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艺术,是使用教学工具和教法,将高校体育大纲的要求技能和体育知识,寓教于乐的传递体育与艺术的动态结合由优秀站.zbjy.提供,助您写好论文.给学生的一种教学艺术。寓教于乐的课堂风格更具艺术性,生动诙谐更能够感染学生,增加课堂的吸引力,有助于教学目的的顺利达成,有助于学生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 1.2教学形式注重
4、创新。高校体育的教学计划、活动内容、组织形式都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富于创新、不照搬照抄以往的体育教学经验。因为体育教师的个性特征、兴趣特点、知识结构和人生阅历的不同,应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课堂氛围,结合实际安排出形式新颖的教学模式,以保持自己独有的课堂风格。因为独特的教学风格、创造性的个性、独有的创设情境对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有着重要作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及新鲜感,增加课堂的吸引力。 1.3教学原则注重审美。高校体育教学要将增强体魄和增强心理素质有机结合,注重形体外在美与心灵内在美的有机统一。教学中,要尊重美
5、的规律,遵循美的原则,在教授每一项运动和体育动作时,阐明它的作用作用和历史渊源,使学生对看似不起眼的一招一式产生审美意愿,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对体育美、自然美的感知能力,增强对篮球、足球、中国功夫、跆拳道等体育内容的理解,增强对锻炼强健体魄的愿望和信心。 1.4教学过程注重示范。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环节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课后辅导、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环节是运动实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升示范能力。教师示范动作的标准性和表现出来的美感会对教学效果有重要影响,好的示范动作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加深对动作的理解和
6、掌握,提升进行反复练习的兴趣,坏的示范动作会使学生也跟着练习错误动作,或者丧失模仿练习的兴趣,所以提升示范能力是提升教学艺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5教学效果注重检验。高校体育教学艺术是随着教学实践不断检验和改善的,没有实践的检验,教学艺术理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高校体育教学的动态性决定了教学艺术的实践性特点注,重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是每个高校体育教师应当具备的素质。 二、高校体育教学艺术的运用 2.1教学语言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一是要运用生动、简明的口头语言,并加以形象的演示和表演传授给学生体育知识。经验丰富的体育教
7、师历来重视动作讲解的艺术性,以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授排球垫球技术时,可以讲排球的打球要领简要概括为“夹、插、抬、跟、送”5个字,这样既形象又易于理解。二是要语调适时变化,要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不同的语调,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通过音量的交替、语调的升降、节拍的抑扬顿挫充分地展示出来,坚定、高昂的动作命令语调和清晰、沉稳的动作解释语调可以使学生进入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稳固的掌握动作策略。如果语调平淡乏味,那么很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分散,观察效果就下降,不利于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影响练习成效。 2.2教学形
8、式的运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形式对教学效果有很大影响,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轻负担、高质量”为追求,以“尊重主体、面向全体”为出发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