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240795
大小:5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5
《探讨儿歌主题与文学性缺失及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探讨儿歌主题与文学性缺失及策略儿歌主题与文学性缺失及策略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儿歌主题与文学性缺失及策略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儿歌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的感知通过儿童的眼睛映现。树、树叶与风,是存在与力量,亦寓示人与自然的二元存在,儿歌在呢喃中,似蕴见神性,冥冥之中似乎传达着某种神秘的启迪。这首儿歌如今已被多位欧美歌手翻唱,用作流行游戏的主题曲。童谣因其对民间生活的直接表现,诗人创作儿歌对人的存在的诗性表达,决定了儿歌在其简单的语言、音乐形式之中的主题表现[摘要]儿童文学儿歌教育的困境,在于过于强调教
2、育性,儿歌主题单一,文学性缺失,缺乏美感,难以吸引幼儿及教师兴趣,严重影响其美育功能的发挥。本文从分析中外童谣与文人创作儿歌入手,探索儿歌多元主题的可能、文学性与教育性结合的美育功能实现的渠道,解决幼儿教师教育及幼儿教育实践中儿歌内容缺失与功能疲弱的理由。 [关键词]儿童本位;教育性;多元主题;文学性 []A[]2095-0292(2013)03-0111-03 一 儿歌是人类童年时期接触高于日常生活的语言素材与文学体裁的首要对象。儿歌以其论,可分为民间流传无可考的童谣,与文人创作之儿歌;以体裁论,有摇篮曲、游戏歌
3、、叙事儿歌、颠倒歌、谜语等;以节奏论,有简单谣曲与旋律复杂的儿童歌曲。儿歌兼具诗、歌、谣等三种文体特性,音乐性、叙事性、生活审美化再现与诗性杂糅于一体。 儿歌大量存在于世界各国的民间文学之中,19世纪开始出现文人创作儿歌。欧美国家代表性儿歌作品集有《鹅妈妈童谣集》,收集八百多首童谣,有幽默故事、游戏歌曲、儿歌、谜语、催眠曲、字母歌、数数歌、绕口令、动物歌等,有的童谣在英国流传时间已有数百年,英国人称其为NurseryRhymes,美国人称其为MotherGoose,是英、美人从孩童时代就耳熟能详的儿歌。英国“拉斐尔前派”
4、杰出女诗人克里斯蒂娜·罗塞蒂儿歌集ChristinaGeorginaRossetti(1830-1894)《歌诗》(Sing-Song:aNurseryRhymeBook1872,1893)是英语世界中最为著名的文人创作儿歌。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儿童文学作家苏斯博士(Dr.Seuss)的童书都用绕口令似的韵文写成,对这些儿歌,美国人耳熟能详,美国教育协会将苏斯博士的生日3月2日,定为全美诵读日。活跃于20世纪20年代的日本童谣诗人金子美铃(1903-1930)被誉为日本的克里斯蒂娜,童谣集《星星和蒲公英》已被译为多种语言
5、。近代东方文学巨匠泰戈尔著有《儿歌之画集》(1937)、《儿歌集》(1941)。 我国民间各地都曾流传大量民谣。明代出儿歌主题与文学性缺失及策略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现的我国第一部个人搜集整理的儿歌集——吕坤编著的《演小儿语》。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何德兰收集中国童谣《孺子歌图》于1900年在美国纽约出版。在序言中,她赞誉道:“或者在中国比英美能找出较多的儿歌。这些歌谣的大部分内容与我们的儿歌相同……我们敢信世界上再没有别国的儿歌,比以上所举的几种歌谣,能够表现出更深更浓的感情的。”20世纪初,中国知识界在美
6、国教育家杜威影响下,倡导“发现儿童”、儿童本位观,延及童谣整理与儿歌研究。1920年,周作人同刘半农、沈尹默在北京大学设立了一个歌谣征集处,发起在全国范围内征集民间歌谣;1923年,在整理并阅读大量童谣的基础上,周作人发表了《歌谣》《读〈童谣大观〉》《读〈各省童谣集〉》《谜语》《吕坤〈演小儿语〉》《〈绍兴儿歌述略〉序》等儿歌理论文章。20世纪后半期,我国仍有大量民俗学者投入童谣整理工作。中国的文人创作诗歌,出现较晚,多为零散作品,如近年来,根据胡适诗歌《希望》谱写《兰花草》,林夕创作《虫儿飞》,林建昌作品《蜗牛与黄鹂鸟》流
7、行于众,也出现了金波、鲁兵等青年作家。 二 童谣的整理与发现,是人类学家、文学家对社会、人的存在与诗性研究的交集。文人创作儿歌,则标志着文学向人类儿童期的延展,文学性与艺术性在人类心灵所引发的审美感知被发现从儿歌的接受就已开始。现代的儿歌观,除了综合旧有音乐性、娱乐性、表现社会生活,具有教化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补充赋予了文学的诗性气质,即对人类存在的审美表现,在相对简单的语言形式下,表述人类物质生活及精神经验。正如泰戈尔在其第一篇重要的诗学论文《儿歌》(1894)中写道:“儿歌既简单又复杂,就是简朴自然的主要标志。”[
8、1](P12)优秀的儿歌,应该是成人与儿童共享的精神产品,以其自然诗意的表达,直达人的心灵世界。 童谣产生与呈现的民间生活场,正如海德格尔所谓的“亲在”,是人类存在的永恒主题的呈现,其诗性正如农妇的鞋,是人类生活与主体精神的再现。童谣的价值,在于其对人类存活的表现,正是从人的角度,而非从儿童的角度出发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