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445278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10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缺失与策略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缺失与策略探讨 【摘要】语文作为高中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科目,对学生语文素养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然而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仍然存在人文精神缺失现象,不利于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缺失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人文精神缺失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61-01 人文精神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学习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
2、的培养至关重要。新课标背景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对现代语文教育观的实践和运用。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能力是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目标,但是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导致当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缺失,基于此,应积极探讨相应的改进策略积极应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缺失现象。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 首先,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深刻影响着高中语文教学,传统语文教学比较注重“重实用轻人文”4,导致语文教学考核评价机制过于护士语文
3、的人文素养,偏向于理数化等科目。随着教育的改革和理念的更新,这种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文化知识不同,它不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还要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做到的,因此影响了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其次,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老师的主角地位相应的被淡化。就语文教学工作者而言,我国高中语文课堂上缺少师生之间的互动,语文教师工作者自身对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不够重视,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仍然比较单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4、造性都不能发挥出来,阻碍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发散,最终导致其语文素养与学习思维僵化,因此在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培养中难免出现手足无措的情况。长期以往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逐渐出现问题,导致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人们精神缺失,从而降低了语文教学效率。 二、高中语文人文精神培养的应对策略 (一)注重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氛围构建 传统语文教学中过于注重对学生语文教学成绩的评价,反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加强自身人文精神的培养,只有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才能更加有效向学生传达人文理念,对学生
5、人文情怀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不断对教学材料进行钻研,通过主动挖掘语文素材与语文课本进行联系和结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可以对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进行引申和扩展,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人文思想进行吸收,强化学生的人文精神建立。 (二)加强课堂互动交流4 传统的教育课堂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语文教学工作者自身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人文学习主动性,学生在长期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虽然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认知能力,但是仍然需要老师的指导。在语文课堂
6、教学中,老师要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散发学生的思维,在引导学生主动挖掘人文内涵的基础上,通过互动,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形象的表象记忆引导下,对教学中的人文素材进行拓展和延伸,优化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学习课文《荷塘月色》的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景物描写的深入感受,通过多样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感受夜晚下的荷塘美景,感受文章中描写美景的优美句子,让学生学习朱自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景物的,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都描写了哪些景物等等,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这篇
7、文章的阅读,使学生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深刻体会作者在月色下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语文人们素养,通过自我的主动思考和体会,进一步丰富语文课堂的人文精神培养。 (三)着眼于学生人文素养的长远发展 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体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累。新课标背景下,老师不再是一言堂的课堂主角,而是一个真正的引导者,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和传统文化之上,将学生的潜能充分地挖掘出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增加语文素
8、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不仅是提高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要求,还是现代语文素养教育的重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不断挖掘人文知识,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不断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4 参考文献: [1]黄志国.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D].辽宁师范大学,2012.11-47 [2]李远红.论高中语文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14.10-41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