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

ID:23239075

大小:164.00 KB

页数:36页

时间:2018-11-05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_第1页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_第2页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_第3页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_第4页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_第5页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_第6页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_第7页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_第8页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_第9页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_第10页
资源描述:

《文学理论导引-王先霈-孙文宪-笔记整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章文学观念与文学本体★知识主线主题:什么是文学方法:以文学整体为对象,通过讨论文学的存在根据、基本性质和主要特征来回答。第一节文学的审美性理论对于文学审美性的认识有一个曲折的过程。本节从梳理这个过程入手。一、文学和文学观念(一)讨论:1、从文学与世界、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上解释什么是文学:“感物说”、“模仿说”。2、从功能角度来界定文学,强调文学史一种教化的手段:“实用说”3、重视主体和情感,突出个性、天才、想象等因素在文学构成中的作用:“表现说”4、把文学的特质归结为语言形式,强调文本的自足性:“客观说”(二)结论:以上文学观念存在某种共识,即各种文学观都涉及了文学的

2、审美性,都意识到了文学的存在和发展与人类的审美活动有关,都承认文学具有想象和虚构的特点。也就是说,随着文学的发展、成熟和独立,中外文学理论都开始越来越强调文学的特殊性,强调审美、想象、情感、形象、虚构以及语言等因素对文学的规定,于是逐渐形成了狭义的即审美的文学观。二、审美与文学(一)讨论1、从语言形式上来理解文学的审美性,忽视了文学审美性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2、人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存在又以它的人文内涵成为人类认识自己的对象。3、在美学上,把人“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的关系称为审美关系,把由此获得的感受和认识,称为美感或审美意识。4、所谓的美,从根本的意义上讲,就

3、是指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所谓的审美,从最根本的意义上说,就是从人的社会生活和劳动创造中去寻找和发现人的价值及人生的意义。(二)结论以审美为价值取向,形成了文学在把握人生和艺术表现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文学是‘人学’”。“文学是‘人学’”的第一层含义是就文学的审美性而言的,即文学对社会生活的把握具有超越生活现象,追寻人生意蕴,表现人的价值的特点。另一层含义始就文学对人和人生的表现特点及表现领域来说的。从审美关系上理解和表现人与人生,使文学展现了一个唯有通过审美方式才能进入的世界,文学对人的表现和思考因此有了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点和领域。三、虚构和艺术真实虚构(一)讨论1、

4、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从虚构性上解释文学的意识形态性,意味着文学这种意识形态是人类精神世界的显现,这个精神世界不是由“实践的意识”构成的,而是由幻想和理想构成的;文学不仅仅是对现实人生的展现,它也是对人的精神生活和人生理想的展现。虚构性给文学带来的这些特点,使是文学这种意识形态具有了独特的价值和魅力。2、弗洛伊德对“白日梦”的阐述。“白日梦”理论以理想和现实的矛盾解释了幻想对于文学的意义,对我们认识文学的虚构性不无启发。3、巴赫金对文学虚构性的阐释。当现实生活的材料一旦脱离了其原有的联系,被作家置于作品所设置的关系之中,它们就形成了新的内容、新的意义;这就是虚构。巴赫金的

5、分析说明了,文学虚构的意义在于以“孤立”、“隔离”的方式,发掘和表现现实生活中有价值的东西,他是从文学应该高于现实生活的角度,从文学是对现实生活审美把握的角度,来解释文学的想象和虚构的。4、歌德对文学的主体性的阐明。歌德的阐述说明,客观地展现生活不可能产生文学艺术,艺术的创造实质上是用生活材料来表达艺术家对人生的感受和思考;文学艺术是因为有了主题精神的灌注才拥有了生命的活力。(二)结论文学是一种虚构的意识形态。虚构是文学审美把握人生的重要方式,也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一个重要属性。文学的虚构性显示了文学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艺术真实(一)讨论1、文学的真实性实质上是一种艺术真实,

6、艺术真实是按照文学与生活的特殊关系来检验文学,判断其意识属性的一种尺度。对文学真实性的判断不能简单地以文学与它的表现对象的相符程度为标准,同时还应考虑到不同民族的文学观念以及不同文类的要求。2、从文学与社会生活的特殊关系出发来理解真实性问题,可以说对文学真实性的要求实际上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测度,以此满足三种不同的需要,即通过反映的测度以满足理解生活的需要,通过表现的测度以满足对真情实感的需要,通过心理的测度以满足读者接受的需要。3、衡量艺术真实的反映测度,强调文学对生活的依存性,就是从最根本的意义上承认文学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和社会意识必然受现实生活的制约,这是艺术真实最基本的要

7、求。4、衡量艺术真实的表现测度所检验的,是创作主体是否具有真切的人生体现和真挚的情感状态。这是艺术真实的又一构成要素。5、衡量艺术真实的心理测度是指文学作品能否适应和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适应读者的接受心理,使其能够认同和相信文学的虚构与想象,是艺术真实的又一规定。(二)结论艺术真实并不完全是一个认识论的问题,它还和审美活动以及接受心理有关(具体见下“艺术真实”)。第二节文学的形象性通过分析“象”和“意”即文学形象与审美意识的关系,进一步深化对文学本体的认识。一、文学形象的含义(一)讨论1、中国文学理论:常用“立象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