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

浅析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

ID:23219251

大小:6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5

浅析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_第1页
浅析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_第2页
浅析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_第3页
浅析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_第4页
浅析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易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内容提要:晚明易学家来知德继承并发展了汉宋易学,阐扬了以象解易的原则与策略,形成“舍象不可以言易”论来知德易学的哲学思想由.zbjy.收集,如需论文可联系我们.的易学说。本文从研究来氏易学思想特色入手,分别从“象”、“错”、“综”、“变爻”及“中爻”等五个方面来阐明其易象学思想,并阐述来氏象数与义理之间关系的观点,从而揭示来氏易学的哲学思想,并说明其易学的价值。  关键词:来知德 易学 象数 义理

2、    来知德,明代著名易学家、理学家,字鲜矣,号瞿唐,明代蜀东梁山人。生于明嘉靖乙酉(1535)年,卒于明神宗万历甲辰(1604)年。《明史》本传载其至孝之事与著述《易经集注》、《省觉录》、《省事录》、《理学辨疑》、《心学晦明解》诸书,尤其是《易经集注》一书,从其自序可知是其一生的力作和代表作。他自言此书“始于隆庆四年庚午,终于万历二十六年戊戌,二十九年而后成书”。来氏确实为一位潜心专研易学的易学家。《易经集注》被视为元明以来易学中的瑰宝,近代易学家杭心斋颇称道其书,在《杭氏易学七种》书中写道:  元明两代之言易学,无甚发明,著录者大抵盘旋于程朱脚下为多

3、。元之熊与可、胡一桂、熊良辅、王申之、董真卿,明之黄道周、乔中和,皆其杰出者也,然皆有所依傍,不能成一家之言。黄道周之《易象正》、《三易洞玑》,虽以天象历数阐明易理,而艰深奥衍,流传不广,惟来知德氏崛起川中,以二十九年之功,成《来氏集注》一书,风行大江以南,三百年来未绝。虽其错综之说,颇贻人口实,然取象说理,浅显明白,惟恐人之不易索解,恒罕譬取喻以明之。视故作艰深以文其浅陋者,自胜一筹。初学者得此,当为善本也。  因此,研究来氏易学对于研究明代易学有一定参考价值,并对于今日易学研究,尤其对于探究中华民族的文化根源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一、来知德解易特

4、色    来氏注易凸显卦象的实体作用。依《系辞传》所云:“易者,象也、”“圣人立象以尽意”、“八卦以象告”等,说明易之学源于象。汉代以前,易学家研易以象为本。然而,东汉末年,因象数易学发展中自身的理由,穷究于象,将易象发展到繁琐芜杂,难以令人把握驾驭,导致义理易学的兴起,特别是自宋代理学家程朱以后,因过分将《易传》之文向儒学方面依附,轻卦爻象,尤其是朱子对于卦爻之象,仅承认其筮占吉凶之功用,而对于《易传》之文,认为是孔子阐发哲理,因而给予训诂说字加以注解,因此,易由原来的“象”易学逐渐转向“文字”易学。至明朝时,朱子之学成为官学,来氏二十七岁举乡试,三十三

5、岁应试未第,后隐居四川万县虬溪山中著述立说,从其书中可以充分看到朱子之学对其思想的影响之深,这种熏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阐发:一是其思想深受朱子的影响,如承认“《易》原为卜筮之书、至孔子始发义理”的主张;二是反对朱子的“文字”易学,即只重文字义理而轻视卦爻象,在注易上,来氏转变了朱子注易策略,将“字”与“象”并重,即从义理和象数两方面加以研究。  除了承袭宋代易学的某些易学研究成果之外,如“上下经篇义”、“易经字义”、“易注杂说诸图”等,在解说方面承袭了朱子或邵子易学一些特征,如对“易”字义的解释,承朱子说。对“易图”方面,采用邵子先天图与后天图,等等。另外,

6、在“易经字义”一篇中,分别以“象”、“错”、“综”、“变爻”和“中爻”等五类陈述卦爻象之要旨,凸现“象”在易学研究中的实质作用。换言之,来氏将汉宋易学加以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取其精华为己所用,他将“象”与“义”两者关系彼此兼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达到鱼水难分的恰到好处。  从其注易卦的策略可以看出来氏注易主取象说。来氏通过错、综、变爻、中爻等手段引出多种卦象,并以其所取之物象,诠释这些卦象,进而说明卦爻象与卦爻辞之间的关系,以此证明《易》乃一部完整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充分展示了《易》学说的辩证性。来氏易学体现出象数易学的鲜明特征,本文对其易学思想特色分别从“

7、象”、“错”、“综”、“变爻”及“中爻”等五个方面来说明。    (一)象  象是易学赖以表达其思想的最原始形式。来氏对卦象有独到见解,来氏曰:“卦中立象有不拘”,即有多种立象策略。具体言来:  其一,“有自卦情而立象者,”来氏曰:“如乾卦本马而言龙,以乾道变化,龙乃变化之物,故以龙言之。……又如豚鱼知风,鹤知秋,鸡知旦,三物皆有信,故中孚取之。……”  其二,“有以卦画之形取象者,”来氏曰:“如剥,言宅言床言庐者,因五阴在下,列于两旁,一阳覆于其上,如宅如床如庐,此以画之形立象也。鼎与小过亦然。”  其三,“有卦体大象之象者,”来氏曰:“凡阳在上者皆象艮

8、巽,阳在下者皆象震兑,阳在上下者皆象离,阴在上下者皆象坎。如益象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