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冠冕”的文化意味

关于“冠冕”的文化意味

ID:23169751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关于“冠冕”的文化意味_第1页
关于“冠冕”的文化意味_第2页
关于“冠冕”的文化意味_第3页
关于“冠冕”的文化意味_第4页
关于“冠冕”的文化意味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冠冕”的文化意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冠冕”的文化意味关于“冠冕”的文化意味导读:摘要:“冠冕”相近而有别,冠是文明的象征,又突显了个人的风采和气质;冕暗示着个人修养的提升和垂拱而治的政治策略,其文化意味相当丰富。  关键词:冠冕;冠礼;形制;文化内涵  简介:曹现娟(1984-),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外汉语。  []:A  []:1002-2139(2013)-30-0-01  “冠冕”是古代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前人多从材质、形制、演变等方面展开研究,对于其中丰富的文化

2、意味,则少有人涉及。笔者拟就此理由,发表一管之见,敬请并世贤达不吝赐教。  “冠冕堂皇”比喻光明正大、尊贵严整的状态,现在多用以批评人的言辞、仪容徒有其表。但是在我国古代等级社会中,各种冠冕形制分明、等级森严,冠冕文化非常发达。  冠、冕是重要的头饰,但是冠、冕相近而有别,因此其文化意味也略有不同。  首先,冠是文明的象征。  笼统地说,古人之“冠”就是今人的帽子,但是又有很大区别。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1](P4)因此要蓄发。古代少年在未冠之前,将头发扎成髻,由于形状如角,

3、故称“总角”。年龄增长到一定程度,就需要用冠来收束头发。一般情况下,“男子二十,冠而字。”[2](P49)若遇特殊情况,则可提前至十二岁。这里的男子指的是古代贵族,即天子、诸侯、大夫和士。冠礼上,需加三种冠,其材质、形制均不同,分别是:“爵弁,古代冠冕的一种,其形似冕而前无旒……皮弁,用兽皮制成,形略似后世的瓜皮帽……缁布冠:这是行冠礼始加之冠,因用缁(黑)布制成,故名。其形制似玄冠而无缨。”[3](P5~6)每一次加冠,都需要不同的礼服来配合,且都要重新梳理头发、清洗双手,以示郑重。  行过冠礼

4、,就意味着这名男子已经成年,可以进行社交活动了。在姓名之外,另取一“字”,也是为了便于被加冠者的社交活动。与人交往时,古人自称名,以示谦恭;对平辈和长辈则称字,以示尊敬。  与男子相似,女子一般在十五岁时行“笄礼”以示成年。因此,这两种礼节并称为“冠笄”。而只有文化繁荣、文明发达地区的人们,才会在社会生活中如此重视礼节,这与相对野蛮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不同,于是“冠”便逐渐成为了文明的象征。如《淮南子》载:“三苗髽首,羌人括领,中国冠笄,越人劗鬋。”[4](P355)便从服饰和发型上区分了中原民族和

5、少数民族。《吕氏春秋》载:“凡冠带之国,舟车之所通,不用象译狄鞮,方三千里。”[5](P460)此处用“冠带之国”指代中原,用少数民族服饰“象译狄鞮”指代夷狄,两者对举,已经明确地将本属于服饰制度范畴的“冠带”,引申为文明、礼仪、教化。  其次,冠突显了个人的风采和气质。  高冠博带,逐渐成为太平盛世时一种公认的仪容标准,而战乱频仍时期,便成为突显个人风采和气质的重要道具。魏晋南北朝许多风流名士的精彩事迹,都与“冠”有关。《世说新语》载:“夏侯太初尝倚柱作书。时大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

6、变,书亦如故。宾客左右,皆跌荡不得住。”《语林》中记载了类似的事件,且更为详细:“太初从魏帝拜陵,陪列于松柏下。时暴雨霹雳,正中所立之树。冠冕焦坏,左右睹之皆伏,太初颜色不改。”[6](P349)冠冕被雷电劈中的“冠冕”的文化意味由优秀站..提供,助您写好论文.树木烧毁而面不改色,足见夏侯玄的雅量。《世说新语》又载:“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6](P612)不加冠冕尚且如此,足见裴楷的俊美。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例子,虽

7、然“冠冕”并称,但指的都是冠,因为笼统地说,冠是“弁冕之总名也,”分而言之,冕是“大夫以上冠也,”[7](P353~354)也就是说,士不可以加冕。两者在适用范围上的不同,体现了我国古代等级社会的特色。而形制上,冠冕最大的区别在于,冕的顶部,比冠多出一块后高前低、略向前倾,被称为“延”的长方形板。在延的前部,缀有数量不等的玉串,称为旒,天子“白玉珠为十二旒,以其绶采色为组缨。三公诸侯七旒,青玉为珠;卿大夫五旒,黑玉为珠。”[8](P3663)旒遮挡了部分视线,代表“非礼勿视”。冕的两侧,分别垂坠着

8、一块起装饰作用的玉石,名叫充耳,又叫塞耳,它们遮挡了部分声音,代表“非礼勿闻”,或者“充耳不闻”。对此,可以从儒道两种角度理解。  儒家方面,主要代表个人修养的提升。  《论语》载:“颜渊问仁……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9](P483~484)儒家提倡圣贤政治,即圣贤应该当君主,统治并教化人民,但大多数君王都是劣迹斑斑,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让已登位的君王,通过学习和训练,逐渐接近圣贤。儒家认为“仁”是圣贤应该具备的首要素质,要达到仁的境界,就要从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