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161159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高职新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研究及教学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新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研究及教学策略 摘要: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高职新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是关系新生迈入高职院校后英语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所在学院高职新生在英语基础、学习习惯、自信心及学习目的方面的特点,提出了引导新生积极适应高职英语学习的“五个”策略,旨在帮助高职新生缩短适应期,更好地适应高职英语学习,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职新生英语学习适应性教学策略 一、引言 近年来,高职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也与时俱进。随着我院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步伐的不断深化和推进,与之相适应
2、的英语课时数做了调整。具体分配是4-2-4,第一年每个学期的英语课时是周四,由此可见,第一年的英语学习相当关键。从课时方面来说,占整个高职英语教学阶段课时的1/3,从时间方面来说,长达两个学期。如果这个阶段高职新生的英语学习状态没有调整好,就不能很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就会阻碍新生顺利完成高职阶段的英语学习。因此,在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注重高职新生英语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及对策探讨,不仅符合英语教学的基本规律,而且可以帮助高职新生缩短适应期,更好地引导学生适应高职英语学习,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二、高职新生适应性调查的反馈和分析7
3、 Baker(1984)提出学习适应性是对确立学习目标、完成学业需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以及为满足这种需要、适应他们的学习环境所做的努力的有效性。对高职新生而言学习适应性实质上就是指高职新生如何依据新学习生涯的内外条件的变化及自身学习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动力与行为,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努力使自身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与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相互协调,在符合学习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要求的自我调节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能力表现。 为了保证英语教学在新生教学中高效进行,笔者在入学后的第二周,针对所教的2012级四个教学班,三个不
4、同的专业的108名新生做了问卷调查。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质量,采取当场发放试卷和当场回收试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108份,收回问卷105份,有效回收率97.2%。在每个教学班随机抽取5位同学做了个案访谈。通过调查问卷中的8个问题和访谈中5个问题的反馈,分析整理,归纳总结出本学院高职新生在英语基础、学习习惯、自信心及学习目的四个方面具有以下特点。 1.英语基础薄弱。 我院高职新生英语入学成绩普遍低,并且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差异性比较大,以笔者所教2012级四个班108名五年制高职新生的入学英语成绩为例(总分120分),平均4
5、6.49分;最高分114分,最低分9分,100分以上仅5人,占总人数的4.6%;90分以上38人,占总人数的35%;50分以下65人,占总人数的60%。虽然他们考入了高职院校,但是还没有达到相应的英语水平。 2.英语学习习惯欠佳。7 据笔者对任教的高职新生生源调查得知,92%的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具体表现为这些学生没有养成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和老师养成互动的良好习惯,也不知道课后该怎样组织复习,多数学生除了英语课上学习之外,在校的业余时间难以主动安排复习。 3.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心。 据调查
6、数据显示,87%的新生由于在中学时英语学习成绩不理想,因此形成一个英语学习的恶性循环,进而厌烦学习英语。他们从未感受过经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感,因而缺乏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到了新的环境,面对高职英语的学习就产生了不自信或者畏难放弃的心理。 4.英语学习和就业功利性强。 通过考试和就业是学生面临的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调查显示有88%的新生学习英语是为了考试,12%的学生是为了就业,大多数学生没有长远目标,英语学习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和作为就业的“敲门砖”。学英语有兴趣仅占总人数的12%。可见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缺乏内在的、持久的动力。
7、 三、引导高职新生适应过渡阶段英语学习的教学策略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新生的反馈意见,课题组成员共同探讨,开展适应新生的英语教学研究,积极引导帮助学生,尽快适应高职英语教学,完成从中学到高职英语学习的过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积极做好新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帮助他们树立学好高职英语的自信心。7 从中学到高职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对于新生来说英语学习又将翻开新的一页.在入学阶段的过渡期,他们有高职英语学习的困惑,有自信也有焦虑、有悲观也有盲目乐观。过渡期教师通过讲座或座谈会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合理的心理辅导,使他们尽快明
8、白中学英语和高职的英语教学理念不同:前者是为将来的英语学习打下基础,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后者强调语言知识的实际运用,注重知识的应用性、实用性,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同时通过以往一些成功案例鼓励学生,他们重新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