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ID:20548863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3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_第1页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_第2页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_第3页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_第4页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调查与研究:良好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会产生积极效应。调查表明,高职院校学生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令人担忧。教育体制、社会、家庭、学校与学生个体的相对分离,形成了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方式、人际交往、日常生活等方面的适应性障碍。这就要求高校要营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  关键词:高职新生;适应性;校园环境教师论文发表教学论文发表数学论文发表教师职称论文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教育论文发表X  环境适应是指个人为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2、校园环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环境,包括校园里的各种建筑设施和绿化,如教学楼、图书馆等;文化环境,包括学校的校训、文化底蕴、学习氛围、教育理念等等;制度环境,包括学校的规章制度、校纪校规、各种文件精神等等。能否较好的适应校园环境对今后三年大学学习生活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高职教育在注重知识能力与动手能力培养的同时,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校园环境适应能力,以便更好地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一、大学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的调查  (一)调查对象  此次调查涵盖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会计、工商、经贸等

3、系的12个专业,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84份。回收率达94.67%,数据真实、可信度较高,可以相对真实的反映我院大一新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情况。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采取封闭式问卷形式,在被调查学生无任何压力的宽松环境下,要求其回答适应校园环境的时间、影响因素等问题。在影响因素的选择上,问卷设计了8个选项,要求被调查学生按顺序选择3项,然后按照5、3、1的权重进行加权处理。  2.访谈式调查。采取座谈、个人随机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就校园环境的整体印象、适应情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畅谈,从整体上

4、把握学生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性,进而印证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的真实性状况。  (三)结果与分析  1.适应校园环境所需时间较长。能够在一个月内适应校园环境的学生不足15%;47.18%的学生所需的适应时间为一至二个月,在所有学生中所占比率最大;有8.1%的学生适应时间在三个月以上。  2.校园环境的适应时间集中在一至三个月。适应时间在此期间的学生加总比率达到77.11%,其余的仅为22.89%。  3.较难适应校园环境的学生占一定的比率。8.1%的学生适应时间在三个月以上,在这部分中有45%学生有休学或退学的打算

5、。这部分学生主要集中在农村独生子女身上,占总人数的91.45%。  4.不同类别的学生适应性差异明显。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男学生、城市学生以及非独生子女对校园环境的适应性明显好于女学生、农村学生以及独生子女,特别是在快速适应(一个月内)方面更为明显。  5.学习方式是影响适应性最为显著的因素。学习方式的不适应是大学新生普遍现象,其首选比率为31.75%,加权后比率达到30.09%。  6.专业认可度的影响程度较大,所占比率为9.09%,这可能与学校存在大量专业调剂学生以及部分专业定位不明确有关,在调查的28

6、4名学生中,所学专业为志愿首选专业的比率仅为68%。而普遍认为的高职学生存在的自卑感反而不明显,所占比率仅为2.27%。  二、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问题原因探析  一个问题的产生不是单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高职新生校园环境适应性较差这个问题看,在教育体制、社会环境、学校管理、家庭状况以及学生个人等等方面都是作用因子,是其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1.教育体制。高职教育与中学教育存在显著的差异,首先是培养目标上,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高一级别的学校提供新生;高职教育是

7、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的、具有较高操作能力的职业化人才。其次在教学内容上,中学的课程是单层次的内容,属于基础性知识;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指向性,与社会的相关职业直接挂钩,属于操作性知识。另外,在课程安排上,中学教育仅学习固定的几门课程,知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高职教育的一门课程基本上一学期就结束,在学习上具有跳跃性。最后,二者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不同。中学的教学是教师主导型,以课堂讲授为主,注重学生记忆力能力的培养;高职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实验、实习、探讨课和社会实践相对增多,注重学生操作动手能力的培养。两者之间的

8、差异是明显的,而现行的教育体制缺乏两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中学教育只注重学生升学率数据,对学生走进大学步入社会后的状况不予关注;而高职院校缺乏了解关注中学教育的动力以及运行机制。这就使得中学学生在进入大学后,面对如此明显的知识体系、教学方式的差异,很难在短时间内适应。  2.社会环境。学校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学校也会产生较大影响。学生之间互相攀比穿着、消费等等情况较为普遍,这对贫困学生来说在心理上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