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89244
大小:10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4
《智慧的课堂 灵动的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智慧的课堂灵动的语文 为了促进课程建设与学业质量全面提升,更好的落实“减负提质”工作,语文教师必须构建有效、智慧的语文课堂,给学生带来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将书本知识内化成能力和动力,在各个领域中彰显中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一、有效源自巧妙处理教材的智慧 1、要深钻教材,把握核心价值 文本的核心价值是文本中隐含的语文学习价值,即能够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完成语文课堂应完成的教学目标。有效教学智慧课堂的本质就是将文本所隐含的核心价值凸现出来,训练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完成课堂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 2、要个性解读,寻找最佳切入点 “切入”,是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文本的入手点。好的切入,能保证学习的重点又能带动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更能使学生的思维深入到文章的每个角落。 3、要从学生阅读原点,阶梯性走进文本 教师与学生在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上不是同一等次,在处理文本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从学生实际出发,使学生产生阅读文本的兴趣,更好的体现智慧课堂。 二、有效源自精心设计问题的智慧4 有效课堂要有精心设计问题的智慧,设计问题要有梯度。例如教授《梅花魂》一课,为了使学生深刻而全面理解文本内涵,我设计了一个核心问题:文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并想想为什么会受到感动。在随文读悟的过程中
3、,我设计了几个子问题:外祖父为什么会读诗落泪?他珍爱梅花的什么?梅花魂到底是什么?第一个问题引导学生综观全局,抓住“感动”一词来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子问题可以挖掘文本内涵,与文本深入交流,体味文中梅花魂的意义。 三、有效源自精确点评的智慧 1、点评要富有启发性,从而推动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课堂回答,要能及时把握学生的回答问题的重点,分析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维,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要给予准确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引导学生不断去发现、尝试、探究、以致解决,推进文本阅读,推进教学进程,让学生思维不断“柳暗花明又一村”。 2、点评要富有激励性,从而推动
4、教学的有效性 激励性点评指教师在倾听学生的课堂交流过程中,能及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及时评价和积极鼓励。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引发思考,乐于表达,提高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积极性、主动性、张扬个性,还课堂以学生真实真正的学习空间,达到有效教学、高效课堂之目的。 3、点评要深化学生的回答,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斑羚飞渡》公开课片段。 师:请同学们说说《斑羚飞渡》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生1:本文讲述了斑羚遇险后绝处逃生的故事。4 生2:本文讲述了斑羚在危亡时刻,老斑羚牺牲自己保全年轻斑羚的故事。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说明大家读懂了文章,我们把第1第2位同学的回答综合
5、一下就更完美了。 生3:本文讲述了斑羚为了种群的延续,牺牲一半保全另一半的故事。 通过刚才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对学生1、2的评价整合深化,生3完美完成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达到教学有效性。 4、点评要能启发新问题生成,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在教《唯一的听众》时,与学生交流课文几次写到老人的眼神呢?用横线画出来,读一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在写老人的眼神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语――“平静”。)你们怎么理解“平静的眼神”?引导学生想象老人的心理活动。你又从老人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对自己的鼓励、期盼、肯定、赞许) 启发性点评,促进问题生成,重视语文对学生熏
6、陶感染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5、点评要适合适时、适度、适量、适宜,从而激发教学的高效 教育学家布莱克.威廉提出,有益的教师反馈应该是具体的、描述性的和及时的。评价的基本原则就是里面提到的“及时”,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 其次,评价要适度,不能对错一味赞美。 再次,评价要适量,不能滥用。 最后,评价要适宜。教师不能总是用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4的浮泛空洞的语言来评价学生,像“好”、“很棒”等,而应该用上具体的描述性的语言,让学生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赞扬。 6、点评要幽默,从而助推教学有效性 幽默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7、,不仅仅能博人一笑,产生愉悦感,而且还能于笑声中给人以智慧的启迪。在教学《海底世界》时,教师让学生读课文写海底小动物“窃窃私语”的文字,一个学生用非常平直、响亮的声音大声朗读,教师说:“嗅,你那么读,小动物们会被吓跑的”。孩子觉得老师善意的评价潇洒幽默,同时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了。 四、有效源自促进学生成长的智慧 1、由文本引发学生对生活人生的思考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要善于利用文本丰富的内涵,引发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人教版教材中的绝大部分课文都是作者生活体验和心灵感悟的结晶,给我们师生留下了很宝贵的精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