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程,引发教研新触点

微课程,引发教研新触点

ID:2308570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微课程,引发教研新触点_第1页
微课程,引发教研新触点_第2页
微课程,引发教研新触点_第3页
微课程,引发教研新触点_第4页
微课程,引发教研新触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课程,引发教研新触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微课程,引发教研新触点  我们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数字化、颠倒课堂、可汗学院、微课、微学习、微研究等一组组新名词冲击着我们的视觉;《指南》、《纲要》一个个理念文本刺激着我们的大脑。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有效工具让教育更直观,更能激发教师的激情?于是,我们勤幼教师团队借助园所信息技术特色,开始微课程的教研活动。  1.思维的“微”聚――积微成著  大班策划搞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征求意见,确定路线,引导级部教师查询附近教育资源,在超市进行一次自主购物活动……于是,我们趁热打铁,将其开发成微课程。在修改完善微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们发现,只是进行超市购物这样的活动流程,总觉得缺少点

2、什么。如何提升内涵?如何使幼儿的这次外出活动更有教育意义呢?针对该微课程,大班部组织年级教师进行了多次讨论,并邀请部分其他年级组教师出谋献策,最终确定方案,设定“今天我当家”的主题探究式活动:活动前预设当家的任务单:记录下家庭成员需要购买的物品清单,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各组员的购物单,活动后的感恩延伸,凸显争当家庭小主人的自豪感。通过这样的活动内容,把原先单一的购物活动转变为锻炼孩子、发展能力的合作活动,将所有活动交由孩子们自主完成……整个过程与其说是在协商、开发、制作微课程,不如说是一次教师们集体智慧推进的研究过程,是一次理念碰撞建构的过程。孩子的主动性增强了,教师

3、和家长的角色身份5“淡化”了。  微课程挖掘深度思考的教育内涵,在不断的自我对话、自我反思和自我诘问中,教师的研究意识、思维方式发生渐进式变化。微课程为教师思维方式的变化搭建了平台。  2.管理行为的“微”聚――细枝末节  随着幼儿园整体教师队伍的日益年轻化,新老教师的比例调整,如何带教青年教师成为管理工作的焦点。我们就幼儿园一日生活管理推出了《班级管理工作手册》,以文本内容规范班级管理工作,可即使文字描述得再详细,也会有信息传达的丢失和疏漏。青年教师操作起来往往心里没底。于是我们把一日生活常规做成了微课程。教师遇到问题只要查看《班级管理工作系列故事》微课程,可视化的内容不仅

4、让教师知晓了操作流程,而且明白了为何这样做的道理。微课程不仅有利于工作的开展和创新,还有利于指导规划教师的管理行为。  这是中班年级张琳老师的故事:《穿鞋》。  每次午睡起床,总有几个孩子在那里“磨蹭”。我问孩子:“在干什么呀?快一点哦,会着凉的。”孩子没有理我,还是蒙着头“磨蹭”。我有些心急,走过去,原来“磨蹭”的孩子已经满头大汗,可还是依旧光着脚,原来他不会穿鞋。我一一帮他们穿好鞋,孩子跺跺脚,说了声“谢谢”。第二天起床时间,孩子又在那里“磨蹭”,继续帮他穿吗?不。  怎样让孩子学会穿鞋呢?开展一些小活动,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轻松掌握本领。“鞋子对对碰”――让孩子根据鞋子的特

5、征,对鞋子进行配对;“小鞋子、大鞋子”――5穿穿妈妈的高跟鞋、爸爸的大球鞋、还有小宝宝的小小鞋,体验穿不同鞋子的乐趣;“这样穿鞋子”――对照图示穿鞋子,在儿歌的帮助下引导孩子掌握正确的穿鞋方法……还有“我的鞋子”、“鞋子秋千”、“找鞋子”各种各样的活动让穿鞋子变得如此简单……孩子轻轻告诉我:“老师,我也能做得很好。”我竖起大拇指说:“孩子,你能自己穿鞋,真棒。”  这是小班老师周雪晶的故事:《微笑抱抱团》。  早晨是如此美好,但对于新入园的小班幼儿来说,简直是一场“生离死别”。我们常常能见到这样一幕情景:孩子攥着妈妈的手大喊:“妈妈,我要妈妈……”伴随着一阵高分贝的哭喊,妈妈

6、强忍着心中的不舍,使劲扳开孩子的小手,逃也似的离开,可还不放心地隔墙观望好一会儿。遇到这样的问题,家长们心痛不已,新老师更是伤透了脑筋,该怎么办呢?办法很简单。不多不少,只要“3+1”。一个亲切的微笑,一个爱意的拥抱,一句关切的问候,再加上一句欣喜的夸奖:“宝贝,你真棒!”在勤幼,老师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微笑抱抱团”,让孩子从老师的笑容中感受到温暖,让家长从老师接过孩子那一瞬间的动作中感受到关爱,让孩子在老师营造的快乐氛围中绽放灿烂笑容。宝贝们,愿每天朝阳初升的时刻,成为你们快乐的起点。  3.指导家教的“微”聚――洞幽察微  镜头一:顺应孩子劳动的愿望5  在大班家长会交流

7、互动中,甜甜的妈妈抱怨说:我家孩子年龄越大越不爱劳动。有时让她做一件事需要催上几次才把事情做好;乐乐的爸爸说:是的,我家孩子也这样,水杯不小心碰翻了,就远远避开,不主动擦一下;琪琪奶奶说:小时候总帮孩子把事情做掉,现在发现他做事总是乱七八糟,让他整理柜子,他就把东西乱塞一气……真不知道怎么办。究其原因,是成人没有重视孩子劳动的情感体验和过程教育,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的劳动热情淡漠了,慢慢把劳动当成一种负担,甚至有排斥心理。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可以这么做:(1)“在乎”孩子的劳动。用语言和神态认可他们;(2)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