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

兰亭集序教案

ID:22997432

大小:26.14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2

兰亭集序教案_第1页
兰亭集序教案_第2页
兰亭集序教案_第3页
兰亭集序教案_第4页
兰亭集序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亭集序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兰亭集序教案  教学设想  1、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线索,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的感情。  了解书序体裁的特色,学习本文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2、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联系时代背景,理解文中流露出的有关生死的人生态度。  3、教学时数: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导入新课  浙江的绍兴兰渚山是美丽的地方。当年越王勾践曾经在这里种过兰花。尽管兰花多且香,但过了季节,很难寻觅。不过由于有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兰亭——兰渚之亭则流芳万古,大大超过了

2、兰草的清香,。就让我们共同欣赏《兰亭集序》吧。  二、作者介绍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学生读注释(1)。教师补充:魏晋,是中国书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出现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即其中最有盛名的一位。他有“书圣”的美称。他不仅长书法,也长诗文。字和文都任意而行,得自然之趣,风格潇洒放脱。书法作品《兰……》最为有名,它被后世

3、评论者誉为“行书第一”,那么它到底是什么样的面貌呢——请看插图。古人评价:“飘如游云,矫如惊龙。”我们从这精美的书法作品感受到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美,也读出我们中国象形文字的古雅与优美。只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是临摹本,其真迹已经失传。据说被李世民带到地下了。王羲之的诗文以《兰……》最出色。从注释我们已经知道,它是诗歌集子的序。《兰亭集》的内容又是什么呢——请看93页的补白。集子中的诗文艺术性不高,但是集子的序却脍炙人口,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它吧。  三、朗读课文  配乐朗读(教师范读)。读后提出需要注意的字音。然后学生自由朗读,要求:注意文章语气、节奏、字音。最后学

4、生齐读。  四、疏通字词  1、重要词语;2、练习三,并补充:所以(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兴怀)、一(俯仰一世,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其情一也);3、成语及常用语  五、再读课文  六、布置作业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1、反复朗读课文,力求背诵;2、练习一;3、如何评价作者的生死观?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检查复习  二、朗读

5、课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了解序的体裁特点  明确:  序是一种文体,有两种。一是赠序,一是书序。后者一般写在书或文集的前面,内容多是介绍书的内容和特色、成书经过,写书目的等。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则如说明文,还有的写法上同散文笔调,这一类的多是为诗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兰亭集序》就是这样的一篇文章。  2、本文写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以及变化?  明确:  由乐而生痛,言痛而生感,终了而言悲,全文感情起伏,情真意切。  3、分小组讨论,给文章划分段落部分,概括要点。  明确并板书:第一部分:点叙宴集盛况(乐)  第二部分:抒发人生感慨(痛)  第三部分:

6、交代作序目的(悲)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四、赏析课文  1、第一段:  (1)以课文的第一部分为主,看作者在表达自己的心境时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明确:时间:永和九年暮春之初  地点:会稽山阴之兰亭  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气气清惠风和畅  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盛况: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  感受:信可乐也  

7、写法:写景抒情叙议结合  作者用简洁雅致、妙趣天成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溪流,清澈明朗;激湍,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明幽雅,而又生机盎然。于是诗兴大发,他们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我们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的人生,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作者发出由衷的感叹,“信可乐也”。这实在是人生的极致。这种乐是对兰亭美景的陶醉,是来自于兰亭集会的畅快。  (2)学生尝试背诵第一段。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