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ID:22983896

大小:480.02 KB

页数:90页

时间:2018-11-02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_第1页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_第2页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_第3页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_第4页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来源:财政部(02.09.1314:15)【由普金网整理提供,普金网财税服务联盟火热招募中!】税收问题是近来的热点。由于这几年我国税收的快速增长与GDP的平稳增长呈现出明显的反差,而刺激内需又需要相应的措施,因此在税收问题上引发了不少争论。尤其在减税问题上,主张减税的理由归结起来有三点:一是税收的快速增长产生紧缩效应,与当前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相悖;二是减税可以刺激内需扩大;三是减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推出了减税计划和方案。孤立起来看,这些说法似有道理。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或许更切合实际,即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减税有效吗?减税刺激内需是无条件的

2、吗?税收增长带来的紧缩效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会产生吗?值得探讨一、从政府配置资源的角度来分析,近年我国通过税收增长来扩大政府配置资源的份额是一个可取的选择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资源的配置机制一是市场,二是政府,两者并行不悖,而且相互补充,互为条件。如果经济出现问题,过冷或过热,都表明市场机制运转失常,一般都需要政府来干预。尤其在经济过冷的情况下,往往需要通过扩大政府配置资源的份额来实现对经济的干预。政府配置资源,首先要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其集中的手段有三个:一是税收,二是收费,三是举债。一般地说,其选择的顺序首先是税收、收费,然后是举债。我国经济目前处于一种内需不足的状态,这说明市场配置资源

3、出现功能性失调,需要政府通过扩大资源配置份额来干预经济运行,弥补市场的暂时失调,以提升经济增长的力度。从灵活性看,举债比调整税收制度更方便。故自1998年以来,政府首先选择了举债这个手段,即通过大规模发行国债来扩大政府配置资源的份额,以促进经济增长提升(见附图)。但与此同时,并不排斥税收手段的运用,也就是通过税收的增长来实现政府配置资源份额的扩大。这几年税收的快速增长,客观上起到了这个作用。从扩大政府资源配置份额这个角度来看,税收和举债所起的作用一样,而且都意味着当期的市场配置资源份额减少。在一定时期内,可支配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且是一定的,若政府配置的份额扩大,同时也就表明,市场配置的

4、份额减少。其不同之处在于给人的感觉不同,即在所谓的"财富效应"上有分别。纳税是财富的所有权转移,归政府所有,自然也就交由政府支配;而购买国债是财富的支配权转移,交由政府支配,但所有权不变。从都是"交由政府支配"这一点看,税收和举债毫无二致,二者都有数量上的"挤出效应"。若认为政府干预是必须的,扩大政府配置资源的份额也是应该的,那么,是增加税收,还是增加举债,在一定时期内是等价的。我国宏观税负明显偏低,客观上使我们具有一定的增税空间,用来作为扩大举债的配套事项,以支持政府反周期宏观调控,并弥补政府公共职能的缺位方面。二、从扩大社会有效需求的角度来分析,我国近年如大规模减税未必能够有效扩大

5、内需,而税收的增长却未必会抑制内需扩大社会有效需求,可以有三种路径选择:一是单一性扩张政府支出,二是单一性减税,三是既扩张政府支出又减税。从我国当前的情况分析,更适宜于采用第一种选择,即扩张政府支出,而不是减税。这是因为:1、我国现行以流转税为主、所得税为辅的税制结构,制约了减税对扩大内需的有效性。我国目前的税制结构是以间接税为主体,2001年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三税的比重高达65.42%(含海关代征的两税),而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相加仅占税收收入的24.91%。在这样的税制结构下,实施减税难免大打折扣,甚至可能引起物价下跌,加剧持币待购的社会心理,造成需求进一步萎缩。若对个人所得

6、税采取减税措施,对收入分配的改善难以起到促进作用,相反,可能会使收入分配差距进一步拉大,因为这对低收入阶层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他们无税可减。若是减企业所得税,对增强企业的投资能力有一定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近年我国"局部减税"是把鼓励企业投资的所得税抵免作为要点之一的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的停征作为配合。90因此,只要税收增长带来的税收收入不变成财政盈余,把这些钱全部都花出去,从总量上看,不会造成需求紧缩。若是将增加的税收收入更多地用于转移支付,改善社会低收入阶层的收入状况,那么,税收快速增长不但不会导致需求减少,与积极财政政策相悖而抵消力量,而且还有助于扩大社会有效需求。2、从投资的"规

7、模性要求"来看,减税对企业增加投资的刺激效应较弱。我国的税收收入主要来自于企业,家庭对税收增长的贡献虽然在日益扩大,但现在仍不是主体。在这样一种税制结构基础上,减税主要落在企业部门,对扩大有效需求作用有限。因为企业对扩大内需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投资的增加,而投资的增加是有"规模性要求"的,就是说,达不到一定的资金规模,企业即使手中有钱,也没有办法进行投资,并非给企业减少了一块钱的税收,企业就可以增加一块钱的投资。当然减税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一个更好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