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导论第5讲——行为关系的理论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5讲——行为关系的理论

ID:22978176

大小:73.0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2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5讲——行为关系的理论_第1页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5讲——行为关系的理论_第2页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5讲——行为关系的理论_第3页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5讲——行为关系的理论_第4页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5讲——行为关系的理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环境心理学导论第5讲——行为关系的理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节唤醒理论第二节环境应激第三节环境负荷、适应水平和行为约束第四节行为场景理论1.唤醒与情绪l唤醒:在刺激作用下通过脑干的网状结构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同时加强肌肉的紧张状态l情绪是由行为、心理变化和主观体验组成的非常复杂的概念,包含强度、形式两种属性l唤醒水平也称激活,决定了情绪的强度;而认知和评价则决定了情绪的形式l一定的唤醒水平总是伴随着某种情绪状态,微弱平静持久的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情,或称“心境”(mood)2.环境刺激与感觉评价l2.1不定性与唤醒l柏来恩关于美学判断的研究认为:当环境的不定性增加时,人的唤醒水平也随之提高,二者呈直线关系l人在环境中的

2、快感度与环境不定性却是呈倒U字型曲线关系l(完全确定的无任何挑战的环境极少能引起和维持兴趣;但人们也不愿面临严重的挑战或陷入糊涂的境地)l中等强度的环境是维持兴趣、诱发探索动机的最佳环境,也是人们所偏爱的环境l1)复杂性——环境组成要素的多样性与结构或组织的复杂性l2)新奇性——环境中包含新的或以前未曾引起注意的特性的程度l3)意外性——人们所预期的环境未被证实的程度l4)不和谐性——环境要素与其周围背景不一致的程度l2.2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l环境维度:l连贯性——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l易识别性——对环境易于识别和理解的程度l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种类和

3、数量l神秘性——环境中隐含着信息吸引人探索其中奥秘的程度l对复杂性的偏爱:l1)人偏爱复杂的刺激l2)复杂性的含义:环境刺激过少或过多会造成不良后果,中等程度的刺激最符合人的理想l兴趣(探索或注意的时间)一般随对象的复杂性增加,呈单调递增,直至过于复杂而不再探索;但喜好随复杂性增加而呈倒U曲线l复杂性被定义为极大可用信息率,可用信息指的是那些对感知者具有意义、因人而异的信息l3)复杂刺激的组织:l无组织的复杂性l有组织的复杂性l协同的复杂性3.唤醒与绩效l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l从事某项任务的人都需维持一定的唤醒水平,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能获得理想的效率,且容易发

4、生错误,只有在唤醒处于中等水平时(即环境刺激适中时)达到最高绩效l任务绩效与唤醒水平之间呈倒U形曲线关系,这一最适宜的唤醒水平称为最优唤醒水平定义l应激:令人不愉快的环境刺激所引起的紧张反应l应激物:引起应激反应的环境刺激l应激包含主观反应和客观刺激两方面l首先要看客观刺激的性质与强度是否有可能对主体构成威胁或干扰,另外还要看主体的认知评价和承受力l也可以说,应激是主体应付环境挑战时出现的不平衡;当主体感到顶临挑战而应对能力不足时,就会产生应激反应1.应激反应l应激包括生理反应、情绪反应和行为反应,这些反应相互关联、同时发生l1.1生理反应l加拿大生理学家塞利最先提

5、出,一般称系统应激l行为和情绪反应由拉扎勒斯提出,一般称心理应激l塞利的研究证明,应激状态下,主体会经历一系列全方位的生理反应,概括为连续发生的三阶段:警戒反应、抗拒阶段、衰竭阶段,总称为一段适应症候群,简称GAS1.应激反应躯体神经周围神经系统交感神经自主神经副交感神经l1)警戒反应l当主体突然受某种环境刺激需全神贯注进行探索和认知评价时,交感神经兴奋,以帮助人进行感觉判断l如扩大瞳孔获得更多光刺激以便看得更清楚;扩张肺以吸收更多氧气;停止消化以便血液从胃流往肌肉,分泌更多的应激荷尔蒙促使身体各方面变化作好迎战或逃跑的准备l2)抗拒(或适应)阶段l警戒反应迅速而短

6、暂,之后,主体对刺激重新评价,并准备面对任何可能的危险l此时在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下,心率呼吸速度和内分泌均恢复正常,食物消化重新开始以便贮备大量体能维持身体的高度警觉状态,同时为进一步应对作好准备l3)衰竭阶段l若应激持续过长时间,超过了个体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体能衰竭;感觉、知觉能力下降,肌肉力量降低,最终体能消耗殆尽以致死亡l塞利以白鼠为被试,以低温为应激物进行实验室研究,发现白鼠能在一定时间内忍受寒冷,但持续几月后,因体能耗尽而死亡l1.2心理反应l并非所有应激性刺激都会引起警戒反应和抗拒反应l产生应激反应,必定是主体把某一刺激经认知评价为对自身构成威胁l同样的

7、刺激在某一情境中不会引起应激,而在另一情境中可能引起应激——这些刺激本身未变,但个人是否把它评价为威胁却因人因时而异l个人的认知评价取决于两方面l1)个人心理因素,如智力、动机、知识或经验l2)对特定刺激情境的认知,如对刺激的控制感、预见性、即刻性(离刺激发生还有多少时间)l个人有关知识越丰富,控制能力(制止或逃避)越强,把该刺激评价为威胁的可能性就越小,该情境引起应激的程度越低l一旦把某刺激评价为威胁,就会顺序发生警戒反应、抗拒反应l抗拒阶段的许多应对过程也包含认知过程,开始阶段仍伴有自主反应l这时,个人要全力以赴、随机应变,选择自认为恰当的对策和行动l(信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