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

浅议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

ID:22974738

大小:63.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1-02

浅议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_第1页
浅议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_第2页
浅议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_第3页
浅议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_第4页
浅议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哲学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知的苏格拉底,即阿里斯托芬的苏格拉底。阿里斯托芬的苏格拉底是由列奥·施特劳斯独具慧眼而发掘的。在施特劳斯看来,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是成年的苏格拉底,或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而阿里斯托芬的苏格拉底则是年轻的苏格拉底,或前苏格拉底的苏格拉底。在阿里斯托芬的视域中,苏格拉底如丧家之犬,是被人嘲弄的对象。阿里斯托芬是古希摘要:人们生活的场域可分为哲学和政治两大基本区域。因此,历史从某种作用上说是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博弈史。历史表明,政治哲学表现为哲学和政治之

2、问的错位关系。东西方哲学和政治之间错位关系表现形式不同;以苏格拉底为例,西方政治哲学的错位关系表现为政治对哲学的僭越,故其任务是为哲学辩护:以孔子为例,中国政治哲学的错位关系体现为哲学对政治的代庖,故其任务是为政治回护。鉴于东西方政治哲学的各自缺陷,未来政治哲学的发展应在哲学、政治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基础上,保持双方的对话关系,从而推动哲学、政治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哲学;政治;政治哲学;苏格拉底;孔子  1672-3104(2008)02-0170-06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指出,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人类文明精神出现了重大突破,雅氏将这一时期界定为“轴心时代”。在这一段

3、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正是这些伟大的精神导师以人文“终极关怀”方式实现了由神学向哲学的突破,结束了一个以神、自然为核心的他者的时代,开创了一个属人的、以人为核心的自我时代。换言之,从此人们开始用理智的策略来打量这个世界,以道德的方式来谈论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就古希腊而言,伟大的精神导师有苏格拉底、柏拉图等,就中国而言,伟大的精神导师有孔子、老子等,他们各自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中西不同的文化类型。今天的东西方的人们,不论是否意识到,我们一直生活于其所架构的思维模式中。  如前所述,“轴心时代”开创了一个属人的、以人为核心的自我时代。根据人们生活的场域,人的世界又可分两大基本区域:

4、哲学和政治。作为人们生活的两大场域,哲学、政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在其研究中,还是有所遮蔽、偏差,即人们关注的不是哲学,就是政治,而在哲学和政治的光环下,哲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却相对暗淡,远离了人们的视域。本文首先将政治哲学界定为哲学与政治之间错位,进而从这一视域审视东西方哲学肇事者苏格拉底、孔子,试图抉发中西方政治哲学不同的错位方式,进而尝试着协调哲学与政治的关系,从而纠正哲学与政治的错位关系,确立政治与哲学的正确位置,以此展望未来政治哲学的发展。    一、政治哲学的界定:哲学和政治之间错位    在对政治哲学界定之前,我们还是看一看何为哲学,何为政治。哲学追问的是世界“终极根源”,即在

5、追问世界的“终极根源”的过程中,以“本体”的方式实现对世界及人自身的自我承诺、自我诠释。由此,人们的灵魂得以内在地安顿,人们的存在得以绽放。那么,哲学的特点就是形而上性、超验性、永恒性。政治则以现实的行为操作以实现群体的整合、利益的满足,其目的是达于人间秩序的井然,人们生活状况的安然,人类得以外在地置放其身。相对于哲学的形而上性、超验性、永恒性,政治的特点是世俗性、暂时性、操作性。  那么政治与哲学的关系是什么?首先,作为人类两大生活场域,哲学与政治不可避开地相互关涉。政治的现实化是国家,国家的理想化则为理想国。理想国的建立并不是据于现实,其基点在于哲学。“哲学追问政治事务之自然,追问最好或正

6、义之政治秩序”,换言之,哲学是政治的本质。哲学所追求的是终极之善,而终极之善实现的天然平台是政治,政治是通往哲学之善的唯一通道。“理想国”一方面上涉着超越的哲学,一方面又下及着世俗的政治。正是“理想国”,将政治与哲学相互关涉在一起。  政治与哲学的相互关涉并不表示两者的和谐、一致,相反地,二者相互抵牾。世俗的政治生活建立的基础是“意见”,政治是由众多个体构成的,由于个体权益的分歧,形成纷争的意见,由纷争的意见构成政治。各个个体从自己的权益维度提出自己的意见,意见的重要特征是多样性、权衡性。与政治意见相左,哲学所追求的是唯一的真理,确定的知识。假如说,意见总是倾向于保持其固有的习惯性、传统性,那

7、么哲学、知识的特征则是纯粹性、哲学与政治之间的错位zbjy.,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超越性。所以知识与意见方枘圆凿,不可能保持在同一维度内。更为关键的是,双方不仅相互抵制,而且也相互轻视,不以对方为然,企图取代对方。知识认为意见囿于一隅,因此想要转变、取代意见,如施特劳斯认为“哲学的意图乃在于用整全的知识取代整全的意见”;而意见认为知识太武断,不切实际,想坚持自己的可行性、世俗性,排斥、拒绝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