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司马光哲学与政治思想

浅议司马光哲学与政治思想

ID:22822331

大小:5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浅议司马光哲学与政治思想_第1页
浅议司马光哲学与政治思想_第2页
浅议司马光哲学与政治思想_第3页
浅议司马光哲学与政治思想_第4页
浅议司马光哲学与政治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司马光哲学与政治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摘 要:司马光为儒家学说寻找到一个形而上的本体层面的根据,它是一种能动的精神实体。司马光的“万物皆祖于虚”说与张载之“太虚即气”说有很大的不同,此处的“虚”,实则某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性的存在,即视同“太极”,其基本思想是“中正”,“中正”维系自然与社会的和谐。而其政治理念的基点在于首先使最高统治者具备超乎常人的道德责任心,“仁”、“明”、“武”三者是为治之要。关键词:司马光;中正;仁政与司马光同时代的理学奠基人程颢、程颐兄弟严守伦理本位立场,对前贤及时人均轻于称许,然独赞司马光在古今不杂者之列。①北宋理学有“六先生”之目②,南宋理宗端平二年“诏议胡瑗、孙明复、邵雍、欧阳修、周敦颐、司马光、苏

2、轼、张载、程颢、程颐等十人从祀孔子庙庭。”③元人所修《宋史》亦未将其厕于《道学传》之列。这些都表明,司马光对宋代理学有开创之功,然而,理学家毕竟“于涑水微嫌其格物之未精”④,朱熹弟子辅广门人熊勿轩认为“若涑水之力行苦节制行,非不诚一,而前辈谓欠却致知一段。如尊扬雄而疑孟子,黜汉统而帝曹魏,正自有不可掩者也,又不待辨而定也。”⑤就司马光哲学及政治学说层面考量,温公之思想特质的确呈现出一幅有别于理学的图像。⑥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司马光试图为儒家学说寻找到一个形而上的本体层面的根据,此项终极依据,为宇宙的最高实体,既是自然界的最高准则,又是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它

3、总摄世界的一切,是一种能动的精神实体: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气以成体,体以受性,性以辩名,名以立行,行以俟命。故虚者物之府也,气者生之户也,体者质之具也,性者神之赋也,名者事之分也,行者人之务也,命者时之遇也。⑦在这里,“虚”是元始与归宿,而“气”、“体”、“性”、“名”是从这个基点中派生出来的东西,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作为基点的“虚”不是一种事物性的实存,而是一种无形无象的非物质性的始因与归宿,所以“人之生本于虚,虚然后形,形然后性,性然后动,动然后情,情然后事,事然后德,德然后家,家然后国,国然后政,政然后功,功然后业,业终,则返于虚矣。”⑧故而,司马光的“万物皆祖于虚”说与张载的“太虚即气

4、”说倘有不同之处,在张载那里,“太虚”与“气”本无间隔,“知虚空即气,则有无、隐显、神化、性命通一无二。”⑨太虚实质上即是气,张载是从自然性与伦理性两个方面综论作为本体的气之为存在物的:“所谓气也者,非待其蒸郁凝聚,接于目而后知之;苟健、顺、动、止、浩然、湛然之得言,皆可名之象也。”⑩简言之,在张载那里,太虚等于气,就是世界的本然状态。在司马光那里,“虚”不能“气”,“虚”才是惟一的元始和基点,“气”不过是这个元始和基点生发出来的构成世界的物质性的素材,“虚”尽管不是某种实存的东西,但也决非等于“无”,对玄学“以无为本”说,温公是坚决摒弃的。司马光的“虚”,实则某种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性的存在:

5、“太极者何?阴阳混一,化之本原也。”lv“太极”是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化生的本原,它所派生出来的阴阳二气是构成有形世界的最基本的素材,阴阳之气的盛衰消长,相摩相荡,生成万物而不凌越杂揉,这种相辅相成、圆融合谐的天秩之序都是“太极”这先验的世界之本原合理安排,“太极”是阴阳之气的始因,所以,“太极”即“虚”。略长于司马光的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就展现了一幅万物化生的图卷: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定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显然,周敦颐的致思路径,与司马光大致是相仿的,只不过前者观察与论证的方法更为细致与严密,但基本的途径“本于

6、太极两仪三才四时五行,而归于道德仁义之礼”,“合天地人之道以为一,刮其根本,示人所出。”又确有相近似的一面,这表明,司马光也是在有意识地将天道与人道相结合,从天道中抽绎出人道,以天道(太极)为根本,为儒家学说建构终极性的本体理论。司马光认为,世界之本原“太极”(虚)具有“中正”的性质,“极者何?中也,至也,一也。”它派生出阴阳五行之气,构成物质世界的秩序,杂而不乱,错落有致,合在于“太极”的根本性质“中正”在起着维护的作用。那么,人类社会“一以治万,少以制众”的关键在哪里呢?“其惟纲纪乎!纲纪立而治具成矣。”“纲纪”秉赋有“中正”之本性,社会各阶层的人们都需要以此来维持良好的秩序,就帝王而言,

7、“九五以中正而受尊位,天之所佑,人之所助也。然则福禄既充矣,而又何需焉?曰:中正者,所以待天下之治也。《书》曰‘允执其中’,又曰‘以万民惟正之供’。夫中正者,足以尽天下之治也。舍中正,而能享天之福禄者,寡矣。”本论文由无忧论文网www.51lunwen.com整理提供所以,帝王理应培育出一颗纯净的体悟到“中正”的道德心灵,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而就辅佐帝王的大臣而言,同样宜奉“中正”为不易之准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