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物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公民对文物的文化权利需求为视角

浅析文物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公民对文物的文化权利需求为视角

ID:22953318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2

浅析文物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公民对文物的文化权利需求为视角_第1页
浅析文物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公民对文物的文化权利需求为视角_第2页
浅析文物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公民对文物的文化权利需求为视角_第3页
浅析文物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公民对文物的文化权利需求为视角_第4页
浅析文物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公民对文物的文化权利需求为视角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文物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公民对文物的文化权利需求为视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文物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以公民对文物的文化权利需求为视角一、公众对文物享有的文化权与文物保护的法律公约  国际法与国内法都规定了公民享有通过观赏文物以获取知识与美感的权利。文化权作为人权中的一项,在我国的《宪法》中也有所体现。在国际法渊源方面,很多国际公约都规定了:人类对文化遗产的欣赏接触以及获取知识的权利是人权中重要的一项。二战结束后制定的《世界人权宣言》中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一章第二十六、二十七条规定人人有权自由参加社会的文化生活,享受艺术,并分享科学进步及其产生的福利。人人对他所创作的任何科学、文

2、学或美术作品而产生的精神的和物质的利益,有受保护的权利。随后,联合国于1966年制定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十八条规定了人人有权享受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同年的《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十五条也对人类享有文化权利进行了规定:各国承认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或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利益,享受被保护之权利。本公约缔约各国为充分实现这一权利而采取的步骤应包括为保存、发展和传播科学和文化所必需的步骤。本公约缔约各国认识到鼓励和发展科学与文化方面的

3、国际接触和合作的好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The U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于1972年在巴黎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世界遗产是全人类共同财产,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这就表达了全人类与世界遗产的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意味着作为这些文化遗产主人翁的公众都有对文化以及自然遗产的权利,公众可以关注不同民族文化间的对话与发展。  在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

4、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第一章第一条规定了确认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一项基本特性。认识到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为了全人类的利益对其加以珍爱和维护。意识到文化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它使人类有了更多的选择,得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形成价值观,并因此成为各社区、各民族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一股主要推动力。第四章的第十一条规定了缔约方承认公民社会在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方面的重要作用。缔约方应鼓励公民社会积极参与其为实现本公约各项目标所作的努力。《世界遗产公约》作为最早的国际环境公约,在制定来的四十年间一直

5、致力于扩大保护的地球上众多文化和自然财富的范围并提醒人类为了世界遗产确立自己的行为准则。其前言部分指出:考虑到现有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际公约、建议和决议表明,保护不论属于哪国人民的这类罕见且无法替代的财产,对全世界人民都很重要,考虑到部分文化或自然遗产具有突出的重要性,因而需作为全人类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加以保护。以上国际条约都规定了人类享有文化权利,国家对于这种权利应给予更多的保障,并支持人类积极参与文物等科技文化相关事业,加强合作取得共赢,尤其是对于文化价值丰富的文物,更是全人类获取权利贡献力量的对象。  二、文物保护

6、与实现公众对文物享有的文化权利的困境  当今文明社会,文物受到了国际法、国内法的保护,人们逐渐树立文物保护意识,但是从诸多的文物破坏现象进行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比起保护文物,人们更多的还是热衷于文物带来的好处。从文物中获取文化权利,对于人类而言有极大益处,但这一权利的实现有时候会使文物受到破坏。近年来,地方政府的申遗热,对文物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开发,风景区景点不限制游客人数等现象对文物产生了极大的不良影响、为了迎合大众的观光需求,在古建筑周围设置了现代化的观光梯、宾馆、厕所、停车场,破坏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与整体性。旅游景

7、点负责人往往会以满足游客的游览需求,发展旅游业,增加就业,加快地方GDP的增长和保护公民的文化权利为由推脱责任。这种打着保障公民文化权的旗号对文物进行破坏式开发,忽视文物自身的做法是对实现公民权益的歪曲。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因名胜古迹众多,享誉中外,然而各个旅游景点游客众多,尤其是每年国庆长假期间,故宫的游客人数都会超载,本应最多一天只能承载六万人的故宫,在2012年国庆假期的第三天就承载了18万人之多,这使得熙熙攘攘的故宫不再是一个庄严的皇家古建筑群。  自然侵蚀本会使文物遭受看不见的损耗,但是在人为的破坏下,如果不对

8、游客人数加以限制,文物的破坏程度会加剧。国内有关法律也阐明,国家有保护文物的责任与义务。在出现前文所描述的现象后,行政机关有制止的义务,但是执法实践中,文物管理部门信息封闭,行政机关的反应速度过慢,不能有效地制止文物破坏现象的发生。无论是故宫中的建福宫成为私人会所、故宫被盗、故宫官窑被毁还是南京的中华门漂移事件,文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