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与预后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与预后

ID:22840263

大小:5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1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与预后_第1页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与预后_第2页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与预后_第3页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与预后_第4页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与预后_第5页
资源描述: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与预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与预后      病毒性肝炎是主要通过粪-口、血液或体液传播的一组传染病,人们大有谈“肝炎”色变的趋势,所以,患者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等心理障碍,对预后影响很大。我们采用音乐、相互倾述等心理干预,辅助药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6~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病毒性肝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辅助音乐、相互倾述加上药物治疗(以下用“A”组代替)组和单纯药物治疗(以下用“B”组代替)组各20例。A组,男12例,女8例;平均年龄42.5岁;其中,急性肝炎9例,慢性肝炎8例,肝硬化C

2、hild-PhghB级3例。B组,男11例,女9例;平均年龄40.2岁;其中,急性肝炎8例,慢性肝炎10例,肝硬化Child-PhghB级2例。  1.2方法  A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嘱患者每天听1~2h轻松欢快的音乐,并嘱其每天相互倾述、耐心倾听,时间不限。B组单纯给予药物治疗。    2结果  A组急性肝炎患者20~30d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慢性肝炎患者20~30d症状明显缓解或消失,出院后继续抗病毒治疗。B组急性肝炎患者30~50d全部临床治愈出院,慢性肝炎患者40~60d症状缓解,出院后继续抗病毒治疗。A组肝硬化患者20~30d病情恢复到Child-Ph

3、ghA级,B组肝硬化患者中1例40~60d病情恢复Child-PhghA级,另1例发展至Child-PhghC级。    3讨论  3.1病毒性肝炎患者心理障碍的表现  3.1.1急性肝炎患者易产生恐惧和焦虑心理,此类患者由于缺乏对疾病知识的正确了解,担心自己的病有传染性,会被歧视,影响学习、工作和家庭,再加之有些家属缺乏对隔离知识的正确了解,视患者为瘟疫,戴着厚厚的口罩及手套,我们看着不舒服,更何况患者,加重了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3.1.2慢性肝炎患者,尤其是乙型肝炎患者,除恐惧和焦虑外,还有抑郁、孤独和放纵心理。由于本病迁延不愈,易反复,并缺乏特异性的治疗

4、方法,大多数患者存在对预后的担心;又因本病的传染性,导致患者活动受限,社交减少,生活单调,患者会产生明显的社会抛弃感和孤独感,其焦虑、抑郁情绪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加剧。患者对疾病知识及隔离知识缺乏正确的了解,疾病导致劳动力的降低及医疗费用的负担加重,生活水平降低,造成家庭经济的压力,家庭与事业的双趋冲突,疾病多次复发的折磨[1]便会产生抑郁、孤独心理,少言寡语,闷闷不乐,有的青年不敢结婚,结了婚的不敢生育,怕影响后代,心理负担极重[2]。  经过最初的焦虑、烦闷和孤独之后,虽经较长时间的治疗,病情仍有反复,部分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放纵心理,放弃了一切注意事项,随

5、心所欲,不计后果,最终使病情进一步恶化[3]。  3.2心理因素对预后的影响  3.2.1对于急性肝炎患者来说,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病情恢复快,病程短,反之,具有心理障碍者,病情恢复慢,病程长,甚至发展成重型肝炎,危及生命。  3.2.2对于慢性肝炎患者来说,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者,症状缓解时间短,推迟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时间或不发生肝硬化、肝癌,而过度精神紧张、长期忧虑、失望、郁怒或长期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致使心理平衡失调,都会使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削弱免疫功能,病情反复发作,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提前甚至发生率增高。  3.2.3引起肝硬化的因素很多,以往对肝

6、硬化的研究主要是从生物医学角度进行,心理因素常易被忽视,但心理因素可诱发甚至加重病情的发展。从心理因素角度对慢性肝炎患者研究表明,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者肝硬化发生率明显高于心理状况良好者,提示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慢性肝炎患者的肝硬化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心理障碍以躯体化、强迫、焦虑和抑郁为主,表现为日常生活中情绪不稳定、焦虑、紧张、易怒,对各种刺激的反应强烈,情绪激发后很难平复,患者本身的个性特点对病症常产生较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且长期存在,均可使机体免疫功能减退,加重肝硬化。由此可见,心理健康状况可对患者的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心理状况良好者能促进病情好转,心理

7、障碍会影响到患者病情的转归甚至加重病情,或促进肝炎肝硬化癌变。因此,在对慢性肝炎患者进行躯体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对患者的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障碍症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平衡状态,以促进疾病的康复[4]。  3.3心理因素影响预后的机制  心理反应可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影响疾病的治疗过程。由于长期的不良刺激,引起人体高级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心理平衡失调,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机体免疫应答失调,从而影响到疾病转归。  3.4心理干预  笔者采用音乐、倾述、倾听等简单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消除疑虑和担忧,能大大改善患者的情绪,且对身

8、体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