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铮·味是中国菜品的灵魂

鲁铮·味是中国菜品的灵魂

ID:22811359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31

鲁铮·味是中国菜品的灵魂_第1页
鲁铮·味是中国菜品的灵魂_第2页
鲁铮·味是中国菜品的灵魂_第3页
鲁铮·味是中国菜品的灵魂_第4页
鲁铮·味是中国菜品的灵魂_第5页
资源描述:

《鲁铮·味是中国菜品的灵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鲁铮·味是中国菜品的灵魂非常感谢鲁铮赐稿。摘要:“味”是中国烹饪艺术的核心,是中国烹饪闻名世界的重要保证,也是我国评价菜肴好坏的途径之一。然而近来一端时间许多宾馆、饭店、酒家推出的许多菜肴不以“味”为核心,而重在一些五花八门、花俏的菜肴名字上,来达到吸引顾客的目的,这是达不到最终目的的。我国是世界三大烹饪王国之一,成为烹饪王国的主要原因不是五花八门菜肴的名字,而是“味”。“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是中国菜肴的最大特色,也是成为烹饪王国的根本原因之一。弘扬中国烹饪,发展中国烹饪文化,都需要对“味”进行重要

2、的研究。本人通过对味的历史、“本味”及“和味”这三个的初步研究,进一步了解了“味”对中国烹饪的重要性、菜肴的影响性和酒店顾客的招揽性等内容。“民以食为天”,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若要问:“食追求的是什么?”答案就不尽相同了。林语堂先生曾对中国饮食“求味”的本性赞叹不已,而认为“英国人感兴趣的是怎样保持身体健康与结实,比如多吃点何卫尔牛肉汁,从而抵抗感冒的侵袭,并节省医药费”(《吾国吾民》)这是科学、实用的态度。而中国人对待吃饭则采取了艺术的态度。讲究一个“美”字。例如,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就有“十美

3、风格”的审美原则,即:质、香、色、形、器、味、适、序、境、趣十个方面的美,充分体现了饮食中文化色彩和美感享受的总体。而“十美风格”中的核心就是“味”,“味”之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饮食追求的最高理想境界。一、“味”的历史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求食物的隽美之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很早就明确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一个原则.先秦典籍对这些已有许多记录.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一书的《本味篇》;就集中论述了“味”的根本、食物原料的自然之味、调味品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水火对味的影响等方面均作了精辟的论辩阐述,充分体现了人们

4、对协调和调和隽美味性的追求与认识水平。唐代“五世长者知饮食”一类的人物段成式,在所著《酉阳杂俎》一书中概括了八字真言:“唯在火候,善均五味.”它既表明烹调技术的历史发展已经超越了汉魏及其以前的粗加工阶段,并进入“烹”、“调”并重的阶段,也表明人们对味和整个饮食生活有了更高的认识和追求。明清时期美食家辈出,他们对味的追求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更高水平,主张食物应当兼有“可口”与“宜人”两种性能方为上品.例如清代美食有袁枚(1716---1797)更进一步认为,“求香不可用香料”,“一物有一物之味,不可混而同之”(

5、《随园食单,须知单?变换须知》)。人们对味如此侧重,反而忽略了进食“增气充虚,强体适腹”的作用。久而久之,养成了善于辩味和追求美味的习俗。所以,中国烹饪理论的核心就是调味,使食物味道与食客的口感统一起来,并使之有利于健康。如此,数千年中国饮食文明历史的发展,中国人对食物隽美之味永不满足的追求,中国上充社会宴筵上味的无穷变化,美食家和事厨者精益求精的探索终于创造了中国历史上饮食文化“味”的独到成就,形成了中国饮食历史文明的又一突出特色.以至于使“洋人”惊呼:中国人不是在吃食物,而是在吃“味”。二、本味主张中

6、国传统的思想意识特别注重“本”的一面,于是追本溯源就成为传统思维定式,连饮食文化学上亦是如此。《大戴礼记》中的《礼三本》篇讨论了礼制和习俗的返本求源问题,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宗法性质决定的。在宗法社会中,敬天法祖必然是其意识形态的出发点与核心,这种主张之于烹饪理论的影响,则是注重食物之本味。《礼三本》中说:“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太羹,贵饮食之本也。”所谓“玄尊”就是清水一杯;“俎生鱼”指祭案上摆的生鱼;“太羹”即“大羹”,不具有五味之肉羹也。在祭礼和隆重的宴会上,“太羹”都被摆在特别庄重的位置上,以示对饮食

7、之本和味之本的重视。但这些食物很难成为人们喜爱的日常食物,因此这时的“本味论”只局限于“礼学”范畴中,没有真正进入烹调领域。宋以前《礼三本》人们都以大鱼大肉为珍,但如果烹饪鱼肉只存其本味,而不去异味是很难下咽的。因此宋以前以不调五味而著称的“美味”只有唐代的“无心炙”。《清异录?馔羞》记曰:“段成式(《酉阳杂俎》的)驰猎,饥甚。叩村家主人。老姥出彘(肉羹),五味不具。成式食之,有逾五鼎,曰:‘老姥初不加意,而珍美如此。’常令庖人具此品,因呼‘无心炙’。”其实,这只反映了饥者易为食的心理,很难说是被人们普遍

8、接受的名馔美味。宋以后人们逐渐喜爱素食,蔬菜、竹笋、菌类的美味渐为人们所赏识。苏轼在《菜羹赋》序言中说:“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其法不用醯酱,而有自然之味。”所谓“自然之味”,即是蔬菜之本味。烹调为主的“本味论”是伴随着素食风气而在宋以后被人重视所产生的。南宋倪思把食物本味和食物经过调和所获得的“变味”加以对比:“人食多以五味杂之,未有知正味者。若淡食,则本自甘美,初不假外味也”(见明代高濂《遵生八笺》引)。金元四大家之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