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28184
大小:24.38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31
《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及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小学生习作现状分析及策略庄浪三小张慧 小学生写作文,本来就是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作文是指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生作文是“写话”和“习作”的结合。这既符合小学生学习运用语言表达思想的认识规律,又符合小学作文教学的实际,小学生的作文实质是练习用笔来说话。在学生已经学会或基本学会了运用口语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学会用笔来说话,实现口头到笔头的转化,把写变成了一种由内到外的自由倾吐,使学生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毫无拘束地写下来,从而形成一种写作主体,写自己的自得之见,抒自己的自然之情,用自己的自由之笔,写自己自在之趣的思想境界。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写作文是令学生头疼的事,也是令老师们觉得无从下手的事。每到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写作文时,教室里真是千姿百态,有呆呆的坐着发呆的,有咬着笔杆傻瞅的,也有偷偷找作文书的……总之自己动笔写的学生微乎其微。看到这种现状,即使我们使尽浑身解数来启发学生如何定题目,如何开头,如何写事件的经过,最后又如何结尾,但认真领会后再写作文者还是寥寥无几。 再看学生写上来的作文,单从书写上看,就能感受到学生对写作的厌恶到了何等地步,字迹潦草,错别字接二连三,竟有学生将“借书”整片写成了“措书”,写自己的同学都是“他她真是个爱帮助别人的好孩子”,写家中的妈妈,“啊!妈妈您真伟大,我爱我的妈妈”。看到这些隔靴搔痒的文字,着实令人对小学生习作能力忧心。学生怕写作文、写不出好作文的原因何在?因此,我就小学阶段造成学生习作无话可说,空话套话连篇的原因及相应的策略谈谈我个人的粗浅看法。一、小学生习作现状原因小学生习作现状原因之一:缺乏积累,读写脱节 如小学校园内外文化资源贫乏,学生习作题材孤陋,取材单调。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庭条件、社会文化氛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孩子少见寡闻,更要紧的是课内外书籍读得太少,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内容枯燥,没有激发学生写作感情的动力。所以学生面临作文时,很多时候是没法取材,即便是在教师的提示下,他们提取的题材大多都是雷同的,写作的内容很单一,错字、词让你目不忍睹……曾记得,在阅评五年级作文时,有一篇以“我最喜欢的小狗”为题的作文:“我家有一个可爱的小狗,他的眼睛大大的,耳朵立立的又嘿又量,洞洞有神,我飞长喜欢他。每天我放学回家的时后他都来迎接我,我非常非常的喜欢他。我家的小狗别人来的时后他不会咬他,我来的时候也不会咬我,我特别的喜欢他……”可见学生经历感之单调、观察事物之浅短,写作知识容量之匮乏。另外,如今的作文教学主要弊端在于我们对完成“听、说、读、写”任务指导方法上的错误认识,而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又强化了这种错误认识。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读”和“写”是既有联系、又有明显区别的两个不同阶段,时间上有先后,读在先,写在后,先读而后写,关系上有因果,读是因,写是果,有读才有写,读多写少,“厚积”才能“博发”,功能上有区分,读是积累,写是输出。尽管不同阶段对读和写的要求和标准可以有不同,但是“读书破万卷”,才能“下笔如有神”,这是难以改变的规律。小学生习作现状原因之二:缺乏生活体验,空话连篇 语文基础知识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点,但我们更不应该忽视学生习作的重要。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逐步掌握各个学段的基本的字、词、句及基本用法,而学生写作其实就是将所学的字、词、句柔和在一块,把要说明的一件或几件事(或事物特性、发展变化等)情的发展变化过程陈述清楚。学生能写好一篇作文,说明他们会用所学的知识来描绘事物的发展变化;反过来,能写好一篇作文的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能学好语文基础知识。同时更会用自己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去指导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多年来,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违背了这种客观规律。小学生尚处在“多读”的阶段,我们却同时要求他们“多写”。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又使学生无暇涉猎丰富的课外书籍,为了给老师交差,为了分数,学生习作中的空话假话,套话满文飞,抄袭克隆成了习作的家常事。二、小学作文教学策略(一)重视学生遣词造句能力的训练要想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首先我们语文教学必需把握好教材,以教材为中心,按照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来指导学生进行遣词造句能力的培养。其次我们要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对学生进行不同的训练和指导。对语文基础不太好的同学,要求不要太高,但必须句子结构完整,没有语病,能够巩固他们已掌握的知识。对这类学生我们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升他们的能力。而对于语文基础掌握教牢固,有发展潜能的学生,要鼓励他们勇于创新,不要限制他们的思维发展,要为他们创造展示才能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求异思维。1.词语理解 应用词语,遣词造句,就必须 知道这个词语的准确意思,引导学生与同义、近义、反义词进行比较,辨析,使学生加深理解词义,在遣词造句时用词更准确。例如:光临和莅临的区别,莅临用于上级对下级的光临,属于客套的书面语。光临多用于口头语。如果是上级领导来我校视察工作,一个很正规的场合,我们就要用莅临一词。又如:果然和竟然,这两个词意思相近,但是,它们也有一定的区别。果然表示事实与所说或所料相符,竟然它表示结果和预期相反出乎意料,它常用在不好的方面。所以,我们在遣词造句时一定要弄清楚这个词的确切意思,不明白的可以借助工具书,这样我们造的句才能意思表达得更清楚,明白。 2.词语归类 要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就必须让他们尽可能的记住更多的词语,怎样才能记住更多的词语呢?我想让他们自己进行词语归类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之一。如写人的词语吧,哪些是写人外貌特征的,哪些是写人内心活动的。又如哪些是写景的,哪些是写物的,哪些是写场景的等等,把这些词语一一进行归类整理,以便我们能够记住。这样,对于我们进行遣词造句是很有帮助的。 (二)重视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要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就一定要加强说话练习。说话练习也就是通过口头表达来加强练习。口头语言是书面语言的基础,所以培养学生遣词造句能力也要从提高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入手。其中最主要的是提高学生说完整话、说通顺话、说精彩话的能力。人的口头语言有很大的随意性,尤其是学生受家庭,社会中的语言环境影响,语言的随意性更大。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是语文教师)在课堂内外要注意培养学生说完整话、说通顺话、说精彩话,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使之规范化。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第一次把“口语交际”纳入了教学内容,并明确规定: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这是语文教育的一项重大改革,体现了对语文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对语文素质的全面关注,理解语文教育生活化的理念。 现在的低年级小学生生活内容比起以前的孩子丰富多了,接收信息的渠道很多,与人交流时基本上“言之有物”,但缺乏“言之有序”,欠缺良好的交际态度和听说习惯。可见从小培养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要使孩子能更好的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和发展。1.不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谈化交际性。“说话”往往是单向的,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具有交互性。实际教学中我们会看到有的教师会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课,指着书上的插图一句一句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教学哪里谈得上在学口语交际,与教材的编写意图当然是相违背的。有的教师虽然一开始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但稍不注意就会上成说话课。如在口语交际课《春天来了》中,学生准备好后,一位学生上台就说开了,但教师为了叙述更流利,对他说:“请你转过身看大屏幕说”。就这么一转身,这位同学就背对着同学“交际”了。这是十分典型的“独白”或“说话”。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无疑削弱了口语交际应有的“交际性”。所以,口语交际能力应该从低年级开始就培养。 2.精心选择交际材料,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情境,激起学生兴趣。小学生口语交际训练的材料的来源大致有二:一是语文课本中提供的说话凭借;二是教师选取的课外说话材料。一、二年级新教材文质兼美的课文,为教学提供了进行语言规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素材和具体情境,所以要用好教材这个例子。两种材料来源相比较而言,后者占有较大的优势。因为教材中提供的说话内容,虽然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但对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学生来说,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后者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亲切可感,令学生有话可说。选择课外说话内容应该坚持“六性”,即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知识性、思维性、实践性。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教师应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孩子会把对事物的喜爱之情迁移到对交际的喜爱上。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所以,教师应做有心人,要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感情共鸣时,教师应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交际训练。由于捕捉了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于是他们会把话毫不费劲地说得既完整又通顺,从老师“要我说,要我听”变成“我要说,我要听”。3.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教给方法 首先教给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于教师具体指导方法。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到了中高年级,教师要指导他们按记叙文的六要素,围绕一个意思有头有尾地说一段话。学生一旦掌握了方法,口语交际才不会感到困难。口语交际中的姿势、态度自然,礼貌,大方也十分重要,低年级孩子有多动的特点,这就要靠教师适时的提醒和恰当到位的指导,变幻多样的形式,提供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机会,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纠正,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口语交际强调双向互动,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认真倾听,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低年级孩子大多敢说,爱说,可如果叫他们静下心来先听别人说,注意力就很容易分散,听不完整的就断章取义,连意思都没听明白怎么与人交际呢?更有甚者,根本就没听。所以就很需要教师教给孩子具体的方法:注意力集中,能复述别人的原话或主要意思,能接着别人的意思说下去,能正确适时地回答别人的提问。第三,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 孩子同样有接受评价和评价他人的需求。教师要注意开展激励性的教学评价。但不管学生说得如何,教师总是说好是不能调动其积极性的,必须根据学生说话的程度和水平给予不同的恰如其分的评价。好的固然要肯定,不足的更要指出,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加以矫正。这一过程,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应该引导学生共同参与,形成师评生、生评生、生自评的局面,引导学生评语言、评仪态。教师可带着学生评所说内容的有序性和思路。(三)结合阅读丰富语言积累1.加强朗读背诵。我们知道,教师课讲得再好,如果学生没有必要的语言积累,也不会有倾吐的内容,作文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无从谈起。《教育心理学》指出“在儿童的记忆仓库中,丰富的语言材料的储备,是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思维能力和智能活动水平的基础。这个‘储备’的手段就是背诵。不背诵是不会将规范的书面语言‘植入’记忆的仓库,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的。”在语文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理解得深刻透彻,教师总会大讲特讲,岂不知讲解得越多,教学效率就越低下,其主要症结在于违反了“朗读、背诵、积累”这一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以掌握祖国的语言为目的,以熟悉背诵为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勇于表达主见的精神,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淡化内容分析,加强朗读训练,重点在熟读课文上下功夫,在记忆常用词语、名言警句上下功夫、在背诵诗文佳作上下功夫。2.读中悟法,随文练笔。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必须将写作方法渗透于平时的阅读教学之中。在整文阅读中了解作者是如何布局谋篇的;在精读、赏读中感悟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是怎样具体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工作和心理的,是怎样抓特点描写景物和物体的。读中悟法之后,应该让学生及时地让学生先说后写,或写片段,或写心得感受,或写相关主题作文,让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协调统一发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只有在遵循学生认识规律的基础上,结合阅读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有计划、有步骤地严格训练,才能使作文教学获得成功。(四)走进生活,增加写作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说:“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走出狭小的课堂,走进广阔的社会,融入生活,体验生活,让习作成为学生的生活需要。因此教师要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可以看;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可以干。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知道学生做积累材料的有心人。学校、班集体有意识地组织活动,积累典型的写作材料。注重创设贴近或围绕学生生活的情景,使作文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可写。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既能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又能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例如,在要求学生写课余生活时,可在课间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活动,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为写作做准备。在正式上作文教学课时,先创设情景、质疑自探,依据学生的学习背景,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分组合作,组内谈谈自己参与活动的过程,这样使学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不至于毫无头绪,空话假话套话充斥于学生习作之中。综上所述,小学生习作要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情真意切,作为语文教师的确在习作之外要多下功夫,力求将习作教学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与素材储备,让学生在习作中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口”的习作目的,彻底改变学生习作中诸多尴尬局面。这样就从心底里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减轻了学生心灵的压力,有利于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显而易见,小学作文教学的过程,必须有教师的引导,于是便形成了作文教学活动区别于一般认识活动的独特的“三维结构”(教师、学生、习作内容),是教师“教”学生“练习”作文的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有机统一的过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举报原因
联系方式
详细说明
内容无法转码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