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簡從「 」之字考釋

楚簡從「 」之字考釋

ID:22560681

大小:81.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30

楚簡從「 」之字考釋_第1页
楚簡從「 」之字考釋_第2页
楚簡從「 」之字考釋_第3页
楚簡從「 」之字考釋_第4页
楚簡從「 」之字考釋_第5页
资源描述:

《楚簡從「 」之字考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楚簡從「」之字考釋楚系銅器及竹簡常見「郢」(《包山》141,下以「△」代替)一詞,楚王在這裡接見各國來訪的使者,比如秦客公孫紻(《天星觀》)、齊客張果(《望山》)、燕客臧嘉(燕客銅量)等等,進行所謂的「聘問」之禮。此外,周天子送祭廟之肉給諸侯的「致胙」、「歸胙」之禮也在這個地方,如「東周之客許致胙於△郢之歲」(《包山》),所以此地應該是楚宗廟所在的楚郢都。學者幾乎都同意這裡的「△郢」指的是湖北江陵的「紀南城」,這是很有道理的。[1]目前學界普遍認為「△」是「戚」字,[2]可能受此說影響,所以《郭店‧性自命出》30「然以終」,整理者隸作「/心」,讀作「戚」。[3]另

2、外,《信陽》1.1「周公然作色」,李學勤先生以為是從「」省,讀為「勃」。筆者以為這些說法均有再討論的空間,底下嘗試探討說明:依照目前出土資料,「△」的寫法可分類如下:[4]〔一〕(《包山》129)、(《包山》206)。    〔二〕(《包山》12)、(《包山》224)、(《包山》162)、(《望山》1.1)、(《常》一)、(《秦》99.13)、(鄂君啟車節)。〔三〕(《望山》1.7)。〔四〕(《包山》209)。〔五〕(《包山》207)。〔六〕(《包山》225)、(燕客銅量)。〔七〕(《望山》1.5)。〔八〕(1.8)。〔九〕(《包山》221)。〔十〕(《天星觀》)、(《天星觀》

3、)。〔十一〕(《天星觀》)。〔十二〕(《天星觀》)。〔十三〕(《天星觀》)。先看學者的考釋:裘錫圭、李家浩二先生隸作「」並考釋說:「『郢』之名亦見於鄂君啟節與一九七八年江陵天星觀一號楚墓出土竹簡。『郢』上一字天星觀簡多作『』,[5]所從之『』與漢印『叔』字左旁極為相似,故暫時隸定為『』。本墓五號、七號簡有『(叔-又)+戈』郢」,八號簡有『郢』,皆應是『郢』的異文。『郢』疑指江陵之郢。」[6]李家浩先生另文亦根據天星觀簡隸作「艸戚(上下結構)」。[7]何琳儀、黃錫全二先生釋為「艸戚(上下結構)」」的主要字形根據亦是天星觀簡。但具體地望則有所不同,何氏指《左傳》中的「郊郢」;[8]

4、黃氏則以為是「江陵城北紀南城」。[9]建洲按:首先由字形來看,《望山》1.5應與1.8同作形,將1.5歸與1.7同類似不確。順便說明的是,《望山》1.7的字形與《望山》1.5乍看之下相同,實則左上從「屮」從「止」(止形變化詳見下文),「屮」是「艸」形之省,換言之,與〔二〕類是較接近的。至於左上則是作形,二者並不相同。其次,上述諸位先生將「△」釋為「戚」的字形根據是上述第〔十〕式的字體。但這種字形僅一例,並無裘、李二先生所說的「多作」。[10]根據《楚系簡帛文字編》,天星觀絕大多數呈一橫筆,如上〔十〕的~〔十三〕左端並無高起的筆劃。筆者以為作形,恐怕是筆勢的問題,仍當視為橫筆。其

5、三,根據《包山》、《望山》、《秦家嘴》、《常德》、燕客銅量、鄂君啟節,其左下絕大多數從「人」或「木」,只有《天星觀》從「介」。學者根據後者隸為「(叔-又)+戈」,但目前我們所見戰國秦漢文字從「叔-又」旁者,其下皆作類「介」形,其「人」旁二筆未見省略。[11]惟《璽彙》3202,何琳儀先生分析作從衣,聲,(叔/衣)之省文,[12]「叔-又」不從「介」形,似乎是上說的反證。但是何先生字形稍有誤摹,該字吳振武先生改釋為「家-豕+袁」,正確可從。[13]對於《包山》下從「人」形,黃錫全先生的解釋是從「介」形()省。[14]但是據我們所列字形,可見從「介」形僅限於《天星觀》,絕大多數楚

6、系文字並不如此,若依黃說則有倒果為因之嫌。對此,筆者的解釋有二:(一)是《天星觀》的寫法很有可能是書手個人特色,如同新出《上博‧孔子詩論》、《子羔》、《魯邦大旱》三篇某些字的寫法亦不見其他楚文字,如《子羔》的「是」,其上部沒有例外作「」形,與一般作「日」形有所不同。[15]又如《子羔》簡1的「受」字作,其所從的「舟」旁亦與尋常稍有不同。[16]此外,三篇的「者」都作(《孔子詩論》簡9)、(《魯邦大旱》簡1)、(《子羔》簡9),下部聲化從「形體應該是由形,可能是在「人」形加二筆繁化而來。如《上博(二)‧容成氏》的「虖」皆作「虍/介」形(),季旭昇師以為是由

7、「虎/口」作(《上博(一)‧孔子詩論》簡6),省掉「口」形,如(《上博(二)‧民之父母》2),其下再加二橫畫演變而來。此說可說明《天星觀》「△」從「介」形的緣故。其四,《包山》有「郢」,或作「郢」,省「邑」旁。《包簡釋文》作「并+戈」。黃錫全先生考釋本字時認為:「此字如果不從戈,釋其為『并戈』,是可以的,如簡85胼作 。但這個字所從的是一個整體,為會意字,見於甲骨文作、等(《甲骨文編》12.16)。簡文只是旁下多了一橫,……簡16『皆』作 ,273作 ,是其佐證。故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