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图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探究

微时代图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探究

ID:22557447

大小:68.13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30

微时代图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探究_第1页
微时代图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探究_第2页
微时代图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探究_第3页
微时代图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探究_第4页
微时代图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微时代图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微时代图景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探宄【摘要】政治认同是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结合微时代图景,定义政治认同,强调主体性和心理归属感,体现功利性与价值需求,强调过程性和行为外化性。行为外化,归纳为被动性认可型、虚无性排斥型、冲动性排斥型、主动性认可型等四种政治认同行为模式。从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执政方式、政治绩效等方面分析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关键词】微时代大学生政治认同【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56-02一、微时代图景的出现微时代,是随着网络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主要涉及信息传播领域,以微信、微

2、博、微网及其他微APP为主要传播途径。在微时代下,信息传播速度快,内容短小精悍、更具冲击力和震撼力,波及范围更广泛,满足了当下盛行的“快速消费”的消费方式。微时代对政治认同尤其大学生的政治认同产生重要影响。首先,微时代易形成群体决意。微媒介的传播速度之快,由之凝聚而成的力量,有时难以想象。一人分享一观点,更多人看到后继续分享给其他人,“滚雪球”式的传播,逐渐形成群体决意。这种群体性决意不容小觑,很有可能会演化成一股改变国家政策、社会秩序的强大力量。其次,微时代的政治监管更难。微媒介是更新速度非常快的事物,国家政府的监管难以做到亦步亦趋。再次,微时代更容易迷惑该有的理

3、性判断。微时代下的信息传播难免杂乱无章,也难以辨别真伪,进而影响人们本应有的正确判断。由于大学生成长于这样一个开放、不断变化等社会中,他们思想更开放,更愿意或更乐于接受一微信、微博为主要代表的微时代,他们思想观念、情感态度、行为方式也深受微时代的影响。最后,在微时代下,网络政治参与愈来愈彰显其独特作用。广大网民通过微博关注时事政治,发表政治意见。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最新统计,截至2013年12月31日,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18亿,手机网民数高达5亿,网站数达320万,其中大学生网民占绝大部分。在微时代图景下,加强对政治认同的认识,深入了解大学生的政治认同现状,对加

4、强大学生的政治认同建设、对促进国家社会稳定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微时代图景下的政治认同内涵刍议最早对政治认同进行内涵定义的是美国政治学家尔特?A?罗森堡姆。他曾在《政治文化》中指出,“政治认同是指一个人感觉他属于什么政治单位(国家、民族、城镇、地理区域和团体),在某些重要的主观意识上,只是他自己的社会认同的一部分,特别地,这些认同包括那些他感觉要强烈效忠、尽义务或责任的单位或团体。”从掌握的资料看,“政治认同”的定义基本与政治实体挂钩,将其归属心理层面。简言之,政治认同就是一定个体或群体对所处的政治体系的一种肯定性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达。包含几个特性:(一)强调主体性

5、。主体性,是指个体或群体在参与政治过程中表现出来作用、能力和地位等的特性。政治认同,强调从“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考量当前的政治体系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判断其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否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以及先进文化发展要求。(二)强调心理归属感。心理归属感,来源于弗洛姆氏理论,一般指安全感与落实感在心理上的呈现。在政治认同建设中,注重认同主体的心理特点,让他们对政治生活产生情感和归属的需要,并进一步满足这种需要,从而让其由心而发地对政治体系产生认同和归属。(三)功利性与价值需求。强调功利性与价值需求,是指在政治认同体系的构建过程中,要与人们

6、的实际利益与他们的价值实现考虑相联系。它包括两个基本方面:一方面是客观对象即政治实体能直接地引起认同主体(个体或群体)的实际利益需求,另一方面是认同主体(个体或群体)对政治实体做出实际的功力性的评价。表面看来,政治认同着实难以与功利性挂钩。但,政治认同的是一种具有明显指向性、整体性、持续性的心理反应和行为表达,只有与人们的利益需求、价值实现相联系,方能更有力地保持政治认同体系的张力。一个人喜欢关注时事政治,当他关注持续一段时间,积累到一定程度,他的政治敏感度和看待问题的视角以及知识的积累,有可能在这一领域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他在无意中获得了政治认同或政治参与带给他的利

7、益或价值实现,当他的利益或价值需求在该政治体系中得到了满足,对该政治体系产生肯定性的表达,从而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提高人们对政治实体的认同度。(四)行为外化性。以往对政治认同的研宄更多的侧重心理层面。在本文中,不仅强调心理归属感,同时也强调认同主体(个体或群体)的行为表达,即在对政治认同过程中,个体或群体基于自身的需求而对政治体系,包括政治理念、政治制度、执政方式和政治绩效等各方面的外化性行为表现。这种行为表现按对现行政治体系的批判态度具体分为:主动性认可型、被动性认可型、虚无性排斥型、冲动性排斥型。(五)强调过程性。所谓过程,相对于结果而言,指“构成有机体的各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