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525700
大小:68.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9
《逻辑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法律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引论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逻辑科学的发展历史和现状。2.理解逻辑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3.明确学习逻辑学的意义。第一节逻辑科学的产生与发展一、逻辑的含义二、逻辑科学的产生三、逻辑科学的发展与走向第二节逻辑学的性质和功能一、什么是逻辑学二、思维同语言的关系三、逻辑学的功能第三节司法工作者学习和掌握逻辑知识的必要性一、司法工作者必须懂得逻辑二、普通逻辑与法律逻辑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教学目的与要求:1.明确什么是概念及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2.掌握概念和语词的关系;3.明确概念的分类和概念间
2、的关系;4.掌握下定义和划分的方法并能依据定义或划分的规则分析定义或划分是否正确;5.掌握概念的限制和概括的方法;6.了解法律概念的定义结构。第一节概念的特征一、概念及其表达式二、概念同语词的关系三、法律概念第二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一、概念的内涵及其确立方式1、认识性内涵2、规定性内涵二、概念的外延及其边缘的模糊性第三节准确运用概念的逻辑基础一、概念的分类(一)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二)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三)简单概念与复合概念(四)正概念与负概念(五)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二、概念间的关系(一)全同关系(二)真包含于关系(三)真包含关
3、系(四)交叉关系(五)全异关系1、矛盾关系2、反对关系三、法律概念间的层序关系第四节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一、概念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二、概念内涵的揭示——定义(一)定义的特征、作用(二)定义的方法(三)概念的概括与限制(四)定义的规则1、定义项的外延必须与被定义项的外延相等。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3、定义项一般不能用否定概念;定义联项不能是否定的。4、定义项必须是清楚确切的科学概念。(五)法律概念的定义结构1、“或者型”定义结构(析取式)2、“并且型”定义结构(合取式)三、概念外延的揭示——列举与分类(一)列举(二)
4、划分1、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恰好等于母项的外延。2、同一次划分中必须依据同一个划分标准。3、各子项的外延必须互相排斥、相互构成全异关系。第三章命题的一般特征教学目的与要求:1.明确什么是判断及判断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2.掌握判断和语句、命题的关系及判断的种类;3.了解描述命题和评价命题的性质、作用及区分的意义;4.掌握命题的基本分类。第一节判断及其表达式一、判断的特征1、判断必须是对客观事物情况有所断定,即肯定或否定了某种事物情况。2、判断具有真假值。二、判断、符号与陈述三、判断同语句、命题的关系(一)语句的功能:1、描述功能2、
5、评价功能3、示意功能4、询问功能5、抒情功能等(二)判断同语句的关系1、联系:判断必须通过语句来表达2、区别:(1)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2)判断同语句并非一一对应。(三)判断同命题第二节描述命题与评价命题一、命题的不同性质、作用1、描述命题2、评价命题二、区别两种性质不同的命题的意义第三节命题形式及其分类一、命题的逻辑形式及其逻辑性质二、命题的分类(一)非模态命题1、简单命题(1)性质命题(2)关系命题2、复合命题(1)联言命题(2)选言命题(3)假言命题(4)负命题(二)模态命题1、真值模态命题2、规范模态命题第四章性质命
6、题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什么是性质命题,了解性质命题的种类;2.了解关系命题的含义,会区别性质命题和关系命题;3.掌握同一素材性质命题的真假关系;4.掌握性质命题主,谓项的周延性情况;5.理解性质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会利用性质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进行推理;6.掌握揭示性质命题隐含命题的方法,并据此进行推理。第一节性质命题概述一、性质命题与关系命题二、性质命题的基本类型1、全称肯定命题:所有S都是P2、全称否定命题:所有S都不是P3、特称肯定命题:有的S是P4、特称否定命题:有的S不是P5、单称肯定命题:(某个特定的)S是P6、单称
7、肯定命题:(某个特定的)S不是P第二节性质命题的逻辑特征一、性质命题词项的周延性1、主项S是否周延,取决于该命题是不是全称命题2、谓项P是否周延,取决于该命题是不是否定命题二、性质命题真假的判定三、性质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1、A与E:反对关系2、I与O:下反对关系3、A与O,E与I:矛盾关系4、A与I,E与O第三节性质命题的隐含命题以及揭示其隐含命题的逻辑方法一、性质命题的隐含二、揭示性质命题的隐含命题的逻辑方法(一)换质法1、由“所有S是P”,可得出“所有S不是非P”。2、由“所有S不是P”,可得出“所有S是非P”。3、由“有的S
8、是P”,可得出“有的S不是非P”。4、由“有的S不是P”,可得出“有的S是非P”。(二)换位法1、由“所有S是P”,可得出“有的P是S”。2、由“所有S不是P”,可得出“所有P不是S”。3、由“有的S是P”,可得出“有的P是S”。第五章复合命题教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