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33473
大小:5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多层螺旋ct对主动肪夹层的诊断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多层螺旋CT对主动肪夹层的诊断价值[]目的:认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科2008年1月~2010年10月经手术确认及MSCTA、彩超、MRI相结合共同诊断的24例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24例主动脉夹层均显示双腔和撕裂的血管内膜片,MSCTA能清楚显示血管壁钙化及假腔内附壁血栓,部分显示主动脉水平裂破口。其中DeBakeyⅠ型8例,Ⅱ型2例,Ⅲ型14例。结论:螺旋CT增强扫描及图像重建能迅速、准确诊断主动脉夹层,为临床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关键词]体层摄影;X线计算机;诊断
2、;主动脉夹层 [Abstract]Objective:ToassessthevalueofMSCTAinaorticdissection(AD)diagnosis.Methods4casesofADJanuary2008toOctober2010.Retrospectiveanalysisployedfortheassay.Araesults:RI共同诊断的24例主动脉夹层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男19例(79.2%),女5例(20.8%),年龄33~79岁,平均56岁。临床多以突发性疼痛为首要症状,疼痛性质为持续性、撕裂样,部位为胸部
3、或腰背部。24例中16例行DSA治疗确诊,8例经CTA、彩超、MRI共同诊断为主动脉夹层。其中2例于发病后1周内死亡。 1.2检查方法 使用SiemensSensation16层螺旋CT扫描,扫描范围自主动脉弓上方3~5cm至盆腔耻骨联合上缘平面,扫描参数为管电流200-300mA,管电压120KV,螺距1.2-1.5,矩阵512×512,层距为5mm,增强扫描使用高压注射器,自肘静脉注入碘海醇注射液100~120ml,注射速度为3.5~4ml/s,延迟18~25s开始扫描,扫描后将原始数据传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
4、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 2结果 2.1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型 依据血管内膜撕裂部位及病变累及范围,DeBakey将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分为三型。Ⅰ型:病变破口位于升主动脉,病变向远端扩展超过主动脉弓达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Ⅱ型:病变局限性于升主动脉;Ⅲ型:病变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近端,扩展累及降主动脉甚至腹主动脉[1]。本组病例Ⅰ型8例(33.3%),Ⅱ型2例(8.3%),Ⅲ型14例(58.3%)。 2.2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 CT平扫显示血管内膜钙化向腔内移位>5mm者9例,占37.
5、5%。血管造影增强扫描24例均显示撕裂的内膜片,占100%。撕裂内膜片呈线形的低密度影,断层像上呈弧形,二维重建像呈螺旋状或直线状低密度线状影;24例全部显示真腔及假腔,占100%,9例显示假腔内附壁血栓形成,占本组病例的37.5%。5例显示破裂内膜口,呈小丘状改变,占20.8%。其他表现:部分患者显示主动脉影增宽,心包腔积液,胸腔积液,部分病例伴有肺部炎症,1例显示左肾动脉发自假腔,左肾功能受损。本组典型影像学表现,见图1~7. 3讨论 3.1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表现 本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男性病例明显高于女性病
6、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胸痛和(或)腹痛,伴发血压下降甚至休克。常见的病因有外伤、动脉粥样硬化、动脉中层壁囊性坏死。本组病例中1例继发于颈动脉体瘤术后3个月。 3.2主动脉夹层的特殊类型 有一类为主动脉壁内局限性血肿,是指没有内膜撕裂口的主动脉夹层,占全部主动脉夹层的5%~20%[2]。本组病例暂缺。 3.3MSCTA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优势 其优势有:(1)本组病例MSCTA显示主动脉夹层的真假双腔及撕裂的内膜片几乎为100%,显示假腔内血栓占本组病例的29.1%。显示主动脉破裂口比例相对偏低,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内膜口
7、与血管壁平行而不易显示;内膜较薄而扫描层厚相对较厚;内膜口一般较小且不一定常处于开放状态。(2)主动脉夹层行内膜支架置入术后,因带有金属,行MRI检查受限制,如为首诊患者因MRI检查时间偏长,不宜首选。(3)彩超检查简易、迅速、安全,且能清楚了解主动脉内分离的内膜摆动、主动脉根部的扩张、主动脉瓣膜的情况、心包腔积液等并发症,但对于手术指导价值不如CT显示直观,立体图像较局限[3]。(4)DSA虽可直接显示主动脉病变范围、破口,了解主动脉血液反流及分支血管与夹层的关系,但对主动脉真腔压缩的程度不如CT敏感,对显示破裂口较小的血管损伤或假腔内
8、充满血栓的主动脉夹层较困难,对于观察血管壁及管腔外的血管病变较受限,而且为有创性检查,故不作为首选[4]。(5)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无创、安全、准确、检查时间短、适应范围广、诊断及分型准确,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