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安全困境的突破策略

东亚地区安全困境的突破策略

ID:22429861

大小:58.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9

东亚地区安全困境的突破策略_第1页
东亚地区安全困境的突破策略_第2页
东亚地区安全困境的突破策略_第3页
东亚地区安全困境的突破策略_第4页
东亚地区安全困境的突破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亚地区安全困境的突破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周边安全困境的突破方向与策略-东亚地区安全困境的突破策略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多是指中国与相邻国家所处的安全状况和面临的安全条件,它与中国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作为地区大国的中国重中之重是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无安全问题之忧患。进入21世纪后,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相比冷战后的10年,有了较大的变化,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交替出现。中国需要加强战略对策研究,突出重点,以点代面,统领全局。1.中国周边安全形势及战略对策中国与印度、日本、俄罗斯有着或是历史上或是现实上的矛盾与猜疑,加深了不和谐的因素。半个世纪以来,美

2、国始终是中国东线地缘甚至整个地缘全局所需应付的“最大的地缘战略对手”。美国在东亚的存在及中美战略结构性矛盾的深化,表明美国从战略上防范中国及对华施压的政策不会改变。在东面,依靠美日军事同盟,美日可以联手遏制中国•,在西面,美国借反恐之名义加紧向西亚地区渗透;在南面,美国加强了与东南亚国家的军事合作;美国还靠多年与台湾形成的默契,打“台湾牌”来制约中国的强大;在北面,美国加强了与蒙古的全面关系,每年提供大量的军事援助。1.中国在东亚的策略环视周边安全环境,美、日等国有从四面八方极力围堵中国的战略企图;还有一些

3、国家为了各自的利益,加入到恶化中国周边环境的行列之中。因此,中国的周边安全面临着诸多挑战。黄仁宇先生在《中国大历史》一书中认为:中国与工业先进的国家与后进的国家两者皆有矛盾。理由是前者“可找到很多借门抵挡人民共和国廉价而有技能之劳动力”,而后者“则用各种教条,指责北京之侵略性”。作为一个地区大国,营造对己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周边是我国对外开放、开展互利合作的重要伙伴。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额始终占外贸总额的60%以上,从周边国家和地区获得的投资多年来占吸引外资总额的70%以上。从实力而言,

4、中国还只是一个地区强国而不是一个世界强国。在国际政治事务中,中国能发挥重要作用的影响力还不能超越周边地区。中国的地缘环境决定了中国必定要把大量的外交资源倾注到周边关系中。中国与周边地区国家有较多的共同利益。除日本外,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富国强民是亚洲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中国与这些国家有着发展地区经济合作的共同利益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共同诉求。安全方面,亚洲国家间普遍存在着安全两难,东亚国家间的安全问题更是复杂多变。寻求地区内的安全是亚洲各国的共同愿望。就中国而言,东亚国家间的安全两难中,很多涉

5、及到中国。从理论上讲,中国是东亚各国中未来安全境况最糟糕的一个国家。中国与东亚国家间的海域及岛屿之争表明,中国在地缘形式上的特点是“陆稳海动,陆缓海紧”。而且随着中国能源短缺,对外进口石油依赖度的加强,关系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中国国家安全的能源安全问题己是至关重要。显然,中国周边安全的重点是东亚。中国与东亚国家关系的良性互动,可以使中国避免陷入“安全两难”的困境。同时,对美关系是中国外交的重中之重。要维持与美国关系的良好运转,中国需要东亚这样一个战略支撑点。那么,中国在东亚的安全战略中,需要考虑到各种不利

6、因素,并要有针对这些不利因素的具体措施。从国际关系理论及现实来看,中国与东亚国家建立安全共同体是一最佳选择。二战后,欧洲、美洲区域内及东盟框架内的东南亚国家,相继建立了程度不同的多边安全体系,即使在中亚地区,也有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共同体不仅意味着没有战争,而且也意味着没有大规模有组织的战争准备。如果东亚有了这样的安全共同体,则中国面临的很大一部分威胁就会逐渐减少,至少不会对中国构成长久的威胁。0前,东亚地区中的大国,中美、中日之间及美俄、口俄间存在的分歧及缺少信任感,很难形成以四国为主的安全

7、共同体。可以说,美日军事同盟对中、俄的防范及遏制使得不可能在四国中间建立多边安全机制的。但如果中国袖手旁观,显然于己不利。中国需要有大智慧,寻找一突破口,不仅有利于中国安全和区域共同安全,而且便于中国发挥全面主导作用。孙子说:“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中国与东盟的安全对话及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应该就是中国的衢地。从战略上来看,中国南海的地位尤其重要。南海,北经台湾海峡与东海相通,西南经马六甲海峡、南经爪哇海达印度洋,东出苏禄海和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巴布延海峡通太平洋,是沟通太平洋、印度洋和

8、联结亚洲、大洋洲的海上通道,有“远东十字路口”之称。它不仅是西方尤其是口本海上运输石油等战略资源的必经之路,也是美国海军从西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主要通道。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关系持续稳定的发展,双方的认同点日趋增多,中国政府多次在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上阐述中方在新形式下的安全观念和政策主张。中国所强调的新安全观在某种程度上与东盟成立30多年来的运行规则有不少相吻合之处。如东盟1976年在巴厘签署的《友好与合作条约》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