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药物应用进展

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药物应用进展

ID:22374714

大小:55.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药物应用进展_第1页
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药物应用进展_第2页
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药物应用进展_第3页
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药物应用进展_第4页
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药物应用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药物应用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临床治疗慢性肝炎药物应用进展【摘要】目的对治疗慢性肝炎药物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参阅近年来相关文献,并进行整理、综述。结果 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单独或联合应用于慢性肝炎,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结论 新药的研究开发促进临床治疗,慢性肝炎病人应慎重地、合理选择用药。【关键词】慢性肝炎 药物治疗 合理应用慢性肝炎主要包括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迁肝”)和慢性活动型肝炎(简称“慢活肝”)两类。其病因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两者均由急性肝炎演变而来,如急性肝炎的病程超过1/2-1年,症状持续或肝功能仍异常,即可认为进入慢性阶段。对于慢性肝炎病人来说,目前尚

2、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任何药物都不曾显示其对慢性肝炎的明确而肯定的疗效,因此目前仍在进行各种试验治疗。鉴于发病原理可能与病毒株的毒力,受感染细胞的数量和患者免疫系统的效应等因数有一定关系。近几年来,临床上用于治疗慢性肝炎的药物发展的很快,下面介绍临床上较新且疗效较好的药物。1抗病毒药物1.1α-干扰素长期以来,α-干扰素是国内外公认的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是人体受到病毒或双股RNA刺激物的刺激产生免疫应答,由细胞合成及分泌的一族蛋白质类。它们具有抗病毒、抗增生及免疫调节的特性。在研究正常人及各型肝炎和肝硬化血清中干扰素水平的结果表明

3、:急性肝炎一般血清中干扰素水平比较高,其外周血细胞处于一种“抗病毒”状态,而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病人血清干扰素水平很低,甚至不能测出,他们的细胞并不表现处于“抗病毒”状态。由于HBV持续感染的慢性肝炎病人产生干扰素能力不足,故使用外源性干扰素治疗,以助清除感染的病毒。干扰素抗病毒作用,尤其是肝炎病毒HBV、HCV在复制期,伴有转氨酶增高时治疗[1]。1.2阿糖腺甘阿糖腺甘(AdenineArabinosid.Ara-A)及单磷酸化合物(Ara-AMP)均属嘌呤腺甘,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已证明阿糖腺甘主要作用是抑制病毒的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作

4、用大于对人体细胞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作用。因此在治疗浓度时能优先抑制病毒去氧核糖核酸合成,而对人体细胞毒性相对较低。阿糖腺甘抑制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的水平快而明显,比干扰素好;但抑制作用维持时间短,停药后易反跳,因此在对抗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方面又次于干扰素。用本药治疗肝炎后,若其病毒的e抗原转阴后,e抗体阳性的血清转换率在5%-55%之间。大剂量应用可有发热、恶心、呕吐、血小板减少及下肢肌肉强直的肌病综合症等不良反应。最近美国报道,Ara-AMP虽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能一过性降低乙肝病毒的血清水平,但用该药治疗肝炎超过1小时后,可

5、出现较高的神经毒性,因此不宜随便使用。2免疫调节剂2.1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2系辅助性T细胞在有丝分裂素刺激下,产生的一种有免疫活性的物质,过去称为T细胞生长因子。目前已采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大量的白细胞介素-2。它能增强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的活性,具有增强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毒作用。慢性肝炎患者体内的白细胞介素-2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该药可降低去氧核糖核酸聚合酶活性,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可促进机体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反应和增加感染肝细胞的溶解。近年国内外采用该药与干扰素或阿糖腺甘联合应用对e抗原的转阴和e抗体的阳转起一

6、定作用。2.2胸腺肽胸腺肽可以诱导T细胞分化成熟,增强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的反应,增强抗体形成,恢复抑制性T细胞的功能,从而发挥免疫调节、抗病毒的作用。为了提高慢性肝炎患者的HBVDNA及HBeAg转阴率,临床上采用磷甲酸钠与胸腺肽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磷甲酸钠为新一代的非核甘类广谱抗病毒药物。研究表明,它对人类巨细胞病毒、EB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的DNA聚合酶有抑制作用,对乙肝病毒D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也有抑制作用。磷甲酸钠对HBVDNA有较好的抑制其复制的效果,但HbeAg转阴率较低,故选择联合用药的方法,对提高治疗慢性肝炎疗效具有可行

7、性。3核甘酸类3.1拉米夫定拉米夫定是目前临床上评价较新的抗病毒制剂。治疗慢性肝炎的目标是抑制HBV的复制,促使肝病缓解和预防肝硬化及肝癌的发生。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定,这三种药物起效快,相比之下拉米夫定有价格优势,短期内出现变异较少且不良反应轻微,其作用一方面通过DCTP竞争结合DNA使DNA链终止,另一方面抑制逆转录酶活性,从而使HBVDNA复制减少,并间接减少其蛋白表达,从而使肝脏损害得到控制,病人获得病毒学、肝组织学和肝脏生化功能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存活率且无明显毒副作用[2-3]。3.2泛昔洛韦泛昔洛韦亦是目前

8、临床上评价较新的抗病毒制剂。泛昔洛韦是口服的喷昔洛韦的前体,可抑制HBV-DNA聚合酶活性,并抑制HBV逆转录的起动,且耐受性好,并能有效抑制HBV在慢性肝炎失代偿性肝硬化或肝移植后复发乙肝病人中的复制。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