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方言本字考释

新泰方言本字考释

ID:22361242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新泰方言本字考释_第1页
新泰方言本字考释_第2页
新泰方言本字考释_第3页
新泰方言本字考释_第4页
新泰方言本字考释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泰方言本字考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泰方言本字考释:新泰方言中有一些常用词没有固定的书写形式,本文主要从新泰方音与中古音的对应关系出发,来寻找其正确的书写形式。  关键词:新泰方言;本字;《广韵》  简介:曲博,男(1988-),单位:四川大学文新学院2010级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上古汉语。  []:H17[]:A  []:1002-2139(2011)-19-0146-02  新泰方言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冀鲁官话,处于山东方言西区的西齐片的东南端。作为一个小的方言点,它的方言词汇也有自身的特色。我们在调查新泰方言时,

2、发现了许多有音无字的方言词,而了解这些方言词的正确书写形式,有助于本方言区方言词汇的研究,同时也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另外,汉语方言大都是口耳相传,而文献材料较少,字形与字音、字义相脱节的现象很普遍,因此有必要对其本字进行考释,来追溯其正确的字形。  我们主要通过新泰方音与中古音的语音对比,并结合其意义来确定方言本字的,并为其方言本字提供文献例证。下面这二十一个方言本字,每个本字按字头、国际音标、释义、举例、文献例证的顺序排列。  欻:象声词,急促的声响,如:欻的一声。又叠用,形容有节奏

3、的声响,如:欻欻的脚步声。歘同“歘”。《字汇﹒欠部》:“歘,与欻同。”汉曹操《陌上桑》:“若疾风游歘飘飘。”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将期一诺重,歘使寸心倾。”仇兆鳌注:“郑氏曰:歘,暴起也。”宋苏轼《跋姜君弼课册》:“云兴天际,歘若车盖。”《聊斋志异﹒王六郎》:“歘有羊角风起,随行十余里。”  揢:①卡住,如:抽屉揢住了,拉不开;鞋子忒小了,揢住脚了。②刁难,如:揢人;你别拿这件事儿来揢我。③扼,用力掐住。《集韵﹒麻韵》:“丘加切。”“抲,扼也。或作揢。”由此可见,揢与抲是异体字的关係。元佚名

4、《盆儿鬼》第一折:“则见他威凛凛一表身材大,明晃晃一把钢刀揢。”明汤显祖《牡丹亭﹒围释》:“把那咽腥臊的嗓子生揢杀。”  熁:烤、晒的意思,如:太阳很毒,熁得地面很烫。《广韵﹒业韵》:“虚业切。”“熁,火气熁上。”《集韵﹒业韵》:“迄业切。”“熁,火迫也。”《宋诗纪事》卷四十三:“(曲端)为张浚所忌,诬以反,下恭州狱,糊其口,熁之以火,乾渴求饮,予以酒,九窍流血死。”《农桑辑要》卷四:“大眠时搭盖,以隔临簷熁热。”明方以智《物理小识﹒医药类﹒龙脑》:“文武火熁之。”  趄:斜靠、躺下的意思,如:趄

5、着身子。《篇海类编》:“千谢切。”《篇海类编﹒人事类﹒走部》:“趄,身斜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欹珊枕把身儿趄。”王季思注:“趄,斜靠意,不正意;韵书并七余切,元剧中读干卸切。”“又席上正喧哗,不道玉人低趄。”元汪元亨《小令﹒醉太平﹒警示》:“掷金钱踅的身躯趄,骗粉牆掂的腿脡折。”明康海《沜东乐府﹒集贤宾》:“一个仰身巾趄,一个要迯席摇手抱琴倈。”  繓:①打结的意思,如:绳子开了,繓住它。《广韵﹒末韵》:“繓,结繓也,子括切,三。”《玉篇﹒纟部》:“繓,结繓也。”《集韵﹒末韵》:

6、“繓,宗括切,结也。”②缝余、缝住的意思。《集韵﹒末韵》:“繓,一曰缝馀。”按:《类篇》作“缝馀”。  鏊:一种烙饼、摊煎饼用的平底锅,如:在鏊子上摊煎饼。《玉篇﹒金部》:“鏊,饼鏊也。”《广韵﹒号韵》:“五到切。”“鏊,饼鏊。”《正字通﹒金部》:“鏊,今烙饼平锅曰饼鏊,亦曰烙锅。”清王筠《说文解字句读﹒金部》:“面圆而平,三足,高二寸许,饼鏊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九:“但欲傍鏊求饼。”  齆:鼻道阻塞的意思,如:鼻子齆齆的。《玉篇﹒鼻部》:“乌贡切。”“齆,鼻病也。”《龙龛手鉴﹒鼻部》:“齆

7、,鼻塞病也。”《太平广记》卷四百六十二引刘义庆《幽明录》:“(鸜鹆)悉效人语声,无不相类,时有参佐齆鼻,因内头瓮中效之。”《十六国春秋﹒后赵录》:“王谟齆鼻,言不清畅。”  齈:一种鼻病,鼻涕多的意思,如:鼻子齆齆齈齈的。《玉篇﹒鼻部》:“齈,鼻齈。”《广韵﹒宋韵》:“齈。多涕,鼻疾。奴冻切。二。”《集韵﹒送韵》:“齈,奴冻切。鼻病,多涕。文四。”元佚名《气英布》第三折:“怎么只将两隻臭脚去薰他,他是个齈鼻子,一些香臭也不懂的。”  嫴:大约、估计的意思,如:这个西瓜,嫴着有十斤。《广雅﹒释言》:

8、“嫴,榷也。”王念孙疏证:“说见《释训》:嫴榷,都凡也。”《广韵﹒模韵》:“古胡切。”《集韵﹒模韵》:“攻乎切。”章炳麟《新方言》:“今人为略揣梗概曰嫴,俗变作估。”  錾:在金石上凋刻东西的意思,如:在石头上錾字。《说文解字﹒金部》:“錾,小凿也。从金,从斩,斩亦声。”《广雅﹒释器》:“镌谓之錾。”王念孙疏证:“錾之言战也。”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九十四引《考声》云:“錾,镌也。”《广韵﹒阚韵》:“藏滥切。”“镌石。又音蚕。”《集韵﹒阚韵》:“昨滥切。”“《说文》:‘小凿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