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358868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8
《“公共利益”的解释困境及其突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公共利益”的解释困境及其突围内容提要:公共利益作为对财产征收和征用的理由,对个人财产权具有否定性功能,但对公共利益的解释面临诸多困难。公共利益的实体解释理论无法界定“不特定多数”这个概念,对“利益”的内涵也无法形成共识。公共利益的程序解释理论将公共利益的解释问题转化为“谁来决定公共利益”的问题,实质上将公共利益的解释问题虚化了。可能的突围方案是对公共利益的反向解释,即通过逐步清理公共利益的边界,将公共利益的“假冒形态”逐出公共利益的范围,这样就可以避免公共利益判断中走过多的弯路。公共利益的“假冒形态”包括政府自身的利益、商
2、业利益、特定利益集团的利益。关键词:公共利益;个人权利;政府利益;商业利益;集团利益我国宪法第10条第3款(2004年第20条修正案修正)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第13条第3款(2004年第22条修正案修正)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尽管从最终极的意义上讲,“公共利益”通过提升共同体的利益,进而对个人利益肯定有所增益。但就当下的情形看,“公共利益”是一种否定性的主张,是抑制某些个人权利的正当性理由。“公共利益”的受益者
3、是不确定的,而通过“公共利益”抑制的个人权利则是确定的。因此,援引“公共利益”作出某种政府行为时,必然对一部分人有利,而对个别人不利。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公共利益”与“共同利益”是有区别的:“共同利益”对每个人的利益都有提升作用,不需要个别人牺牲自己的权利,“共同利益”的功能总是肯定性的[①]。其实,要准确界定“公共利益”和“共同利益”同样困难重重。但由于“共同利益”的功能是肯定性的,争讼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但“公共利益”对个人权利有否定性的功能,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对峙屡屡出现,于是,准确界定“公共利益”的呼声不绝于耳[
4、②][1]。但学界的智识显然无法回应这不绝于耳的呼声。按照德沃金先生的观点,“公共利益”应该属于政策而不是原则的范畴,原则用以阐述个人权利(Individualrights),而政策则用于阐述集体福利(Collecvtiveaturity(成熟、完备)。在希腊语中,pubes的含义是身体和情感或智力上的成熟,尤其指人们超越自我关心或自我利益而关注和理解他人的利益;二是希腊词koinon,这个词又源自kom-ois,大致可英译为careinistrationReviear.1984.[16]茅于轼.中国人的道德前景[M].暨南
5、大学出版社,1997.[17]陈富良.政府规制:公共利益论与部门利益论的观点与评价[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1).[18]NanAron,LibertyandJusticeforAll,WestviewPress,1989.[①]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法学院教师增加工资,每个教师都增加了工资,没有一个人做出权利上的牺牲,因而增加工资是共同利益。法学院要建资料室,需要某一个教师腾出自己的办公室,建资料室对整个法学院都有利,但其中的一名教师做出牺牲,因而该行为依据的是法学院的公共利益。[②]这种呼声不仅于民众,也于学界。
6、[③]这就是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阿罗(KenhJosephArrow)在关于社会选择问题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定理。这一定理的基本结论是:无数个人偏好不可能集结形成共同的偏好,因而凝结着共同偏好的公共利益也不可能存在。[④]法国《人权宣言》第17条规定:“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除非当合法认定的公共需要所显然必要时,且在公平而预先补偿的条件下,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美国宪法第5修正案:“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非有公正补偿,私有财产不得征为公用。”日本宪法
7、第29条规定:“财产权不得侵犯。财产权的内容,应符合公共福祉,以法律规定之。私有财产在正当补偿下得收为公用。”[⑤]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政府是否需要征用一家公司的商场建公共绿地?反对方和同意方都可以用公共利益进行正当性论证:同意方认为,建公共绿地可以净化空气,使生活质量提高,因而符合公共利益;反对方认为,将公司的商场征用后,公司可能效益下降,工人失业,从而危及社会秩序,因而不征用公司商场才符合公共利益。[⑥]多数人决定的东西也有可能是谬误,我们通常所谓“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讲的就是这个道理。[⑦]由于提出这种观点的学者没
8、有给出更加具体的解释,因此,我只能作出两种可能的解释。[⑧]政府利益是否应该存在?在行政学界基本上存在两种理解,一种认为应该存在,一种认为不应该存在。认为应该存在的学者显然是从实然意义上理解的:现实中到处存在着政府利益;认为不应该存在的学者显然是从应然意义上理解的:政府为公共利益而设,不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