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改革重点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改革重点

ID:22355266

大小:65.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改革重点_第1页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改革重点_第2页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改革重点_第3页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改革重点_第4页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改革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改革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与改革重点非王子慕摘要:四十年來,屮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积累丫丰富的经验。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实践,中国经济发展理论也实现了多方面的重大创新和进展,主要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形成,经济发展方式及其转变理论的创新,工业化及其道路理论的创新,城镇化及其道路理论的创新。但是,系统的以增长和发展为主题的经济发展理论(发展经济学)在我国尚未真正建立。三十年的经济建设几经挫折,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多次失误,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因决策的原因未能充分发挥,都印证了建立科学的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必要性。现在迫切需要在马克思主义

2、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借鉴国外的发展经济学,结合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理论,用以探求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指导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学理论;中国特色;一.世界经济发展理论的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离不开世界经济的发展,那么世界经济发展的理论渊源又来自哪里了?亚当•斯密的经济发展思想: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增加国民财富的两条途径:资木积累。资木积累〜增加工人的数量->增加国民财富。为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纳克斯、罗森斯坦一一罗乃•和罗斯托等

3、人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播下思想的种子。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的分工决定劳动生产率。在斯密之后的李嘉图等人对经济发展前景持更加悲观的论断。这些古典发展经济学家大大低估了技术进步和国际贸易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其悲观的论断己经被经验所否定。对贸易的作用存在更多的争议,特别是贸易的静态收益,贸易条件恶化。李斯特的经济发展思想:1841年提出《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从德国的实际和国际环境出发,提出三种观点。第一,认为世界主义的经济学没有考虑到各国的特殊性及其特有利益,主张对一个国家如何根据国内外条件和形势来改进其经济状况进行研究的“国民经

4、济学”。第二,强调科学、技术、教育和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第三,反对自由贸易,落后国家应保护国内幼稚产业。发展经济学的发展:20世纪40年代末,旧殖民体系的瓦解导致大量发展中国家的出现,面对与欧洲不同的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如何谋求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动力是什么?哪些因素限制了经济发展?有关这些问题的政策如何制定?解决思路:刚幵始,西方经济学家运用适用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古典理论来解决这些问题,但是后来很多经济学家对此产生怀疑,并认为发展中国家区别于发达国家的特殊性决定了发展经济学应该创造一个有别于传统经济学的新体系。一.中国经济发展理论的

5、形成与演进那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屮国家屮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倍受世界关注。几代中国领导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积极实践和探索,为我们铺设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我们对我国社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也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国古代传统思想、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思想、以及列宁的社会主义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渊源,为我国经济发展理论的前进奠定了贤实的基础。我们党的各时期形成的经济发展理论既继承/以往经济社会发展的优秀成果和经验,又与吋俱进,不断创新,发展了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形成了现在的科学发展观等经济发展理论,创立了中国特有的发展道路,构建了中国特色社

6、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用于指导实践的经济理论既要反映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一般要求,又必须赋予中国特色。新屮国成立60年來,世界和屮国的发展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既带奋随认识的深化而不断丰富的特征,乂带有随发展条件的改变而不断转换的特征。新中国成立初期,为尽快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我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同志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是从不平衡到平衡的历史过程。在改革开放初期,为以快摆脱贫穷落后状态,我国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即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

7、来,用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冋富裕。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是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决定》提出了“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肯定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论,理论界的争论趋于统一。在后来的有关文件和论述中,将这个论断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即用“社会主义经济”一词取代原来的“计划经济”一词,这在理论逻辑上更确切一些。这一论断具有重要理论与实际意义。肯定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就要肯定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8、,就要肯定发挥市场机制在搞活经济中的作用,就可以提出市场取向的改革。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同时对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有计划商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