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评价

不同术式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评价

ID:22351685

大小:75.9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不同术式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评价_第1页
不同术式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评价_第2页
不同术式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评价_第3页
不同术式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评价_第4页
不同术式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不同术式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不同术式治疗胆囊息肉的疗效评价宋建政(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116100)【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治疗肭囊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月于我院治疗胆囊息肉的患者200例,根据患者选择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腹腔镜组),另外一组采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胆道镜组),每组各10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消化不良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胆道镜

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消化不良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肭囊息肉患者,采用肭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术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有优势,创伤小、消化不良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关键词】胆囊息肉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中图分类号】R65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5-0115-02胆囊息肉为常见的胆囊良性病变,指胆囊粘膜的局限性隆起,久治不愈可发生癌变。其临床症状类似于肭囊炎,患者右上腹感觉不适,普通超声检查即可确诊[1]。

3、目前治疗方法分为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木文选取进行胆囊息肉手术患者200例,分析和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效果,具体内容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月于我院治疗肭囊息肉的患者200例,根据患者选择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腹腔镜组),另外一组采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胆道镜组),每组各100例患者。腹腔镜组:男43例,女57例;年龄在26-72岁,平均年龄为48.6±4.8岁;单发息肉21例,多发息肉79例;息肉

4、直径在0.5-2.7cm,平均1.2±0.6cm。胆道镜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在28-70岁,平均年龄为50.1±5.6岁;单发息肉31例,多发息肉69例;息肉直径在0.4-2.7cm,平均1.3±0.5cm。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息肉数B及息肉大小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资料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患者在麻醉、建立气腹后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1.3观察指标①手术吋间(min);②术中出血量:术中沾血纱布前后的重量差异(g

5、);③住院天数(d);④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⑤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随访冇无慢性腹泻、腹部疼痛或消化不良。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根据参数类型进行t检验或卡方检验,P<0.05时确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结果结果显示(表1):两组患者手术吋间及住院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胆道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消化不良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腹腔镜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此结果可以说明,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治疗胆囊息肉进行对比,后者创

6、伤小、消化不良及并发症发生率低。表1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组别手术时间出血量(g)住院天数(d)消化不良并发症(min)发生率(%)发生率(%)腹腔镜组56.1±12.617.1±3.22.8±0.63911胆道镜组54.3±12.711.9±2.1*2.0±0.421*19*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1讨论胆囊总闪为胆囊壁向腔内突出的局限性隆起,其主要发病机制为胆汁中的脂质代谢发生紊乱,且吸烟、饮洒等不良W惯

7、均可增大胆囊疾病的风险[2】。随着影像学水平的提高,0前常规B超检查即可确定息肉位置、大小及数0,并可定期监测总闪的生长速度[3】。对于胆囊总肉的治疗,过去多采用开腹切除胆囊,后来随着腹腔镜微创技术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手术创伤,越来越多的病例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术治疗息肉。近年来,随着对胆囊生理功能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现胆囊冇着极其重要的功能,专家们主张严格控制手术指征并尽量保留胆囊,但是保留胆囊后息肉容易复发,有些患者不得不面临二次甚至多次手术,因此针对胆囊息肉的手术方法目前仍有争议[4】。本文对比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

8、术与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总肉治疗胆囊总肉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采用胆道镜微创保胆取息肉创伤小、消化不良及并发症发生率低。参考文献[1】吕复君涨东,刘江伟.胆囊总W成因的研究进展[」].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24):4785-4787.[2】赵阳阳,彭心宇.胆囊息肉样病变发病因素研究进展[」].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2,26(10):939-94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